【国土方案】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整)

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叠彩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桂林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为切实做好2017年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土方案】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整),供大家参考。

【国土方案】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整)


2017年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


叠彩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且雨量充沛,是桂林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为切实做好2017年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精神,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2017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关系十分密切,雨季开始后,地表岩土层含水逐渐增多以致饱和,在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岩石破碎、土层松散(破碎)、土层厚度大、坡度大、人类工程活动较多的地区,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秋冬季节雨量偏少,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现象,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发育、土层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大量抽排地下水和剧烈震动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地区可能会诱发岩溶地面塌陷。预计雨量较多的49月是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的重要时段,由于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尤其台风带来的持续降雨及强降雨的阶段性、局部性,洪涝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因此,我区2017年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主要在49月。

二、2017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趋势预测

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岩石崩塌、地陷两种类型。其时空分布与地质环境条件和气候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强降雨、冻融作用以及不合理人类工程活动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在空间上,山区崩塌、地陷等突发地质灾害极为发育,危害严重;在时间上,崩塌、地陷等突发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 49月主汛期。此外,以陡、峻、险、奇而闻名的一些景区或景点,是自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也往往是存在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危险区或危险点,包括辖区各石山景区,尤其是叠彩山景区。

(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预测

根据我区目前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害程度及危险性,选择 19处作为2017年度重点监测点,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应急防治措施,明确责任人、监测人等(详见附表)。

(三)地质灾害发生的时段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水密切相关,2017年预计地质灾害相对集中发生的时间段为 4月至 9 月,其中 4 月至 8 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在降水作用下极易引发大量岩石崩塌,因此,在这段时期需加以重点防范。各有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预警到户、预案到点”,及时进入重点防范工作状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制度,确保安全渡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三、2017年地质灾害防治各部门职责

国土资源局叠彩分局:组织叠彩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规划工作,坚持和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地质灾害巡查制度和灾情速报、日报、月报制度,切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组织开展防灾演练;与市气象部门以及水文、地质环境监测部门联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区土地房产工作局:协助国土分局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预防及治理工作,编制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工业企业、矿山开采等生产活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因矿业生产活动诱发滑坡、崩塌、采空区塌陷等地质灾害。

区商务旅游局:负责督促辖区内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对危及旅游设施和游客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巡查和监测,制定旅游景区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城乡建设局:负责制定城镇建设、建筑设施及建设系统的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教育局:负责制定教育系统,特别是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含教学楼、运动场地、教职工和学生住房)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水利交通局:负责制定水利设施、道路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防灾方案,并组织实施。

区民政局:负责因地质灾害需紧急转移灾民的临时安置及生活救助,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受灾群众灾后住房恢复重建工作;协助区政府调查核实灾区损失、灾民生活情况,视灾情给予重灾区适当的救济补助;向市民政局报告灾情,争取援助。

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较大级以上地质灾害发生时,组织医护、防疫人员、医疗设备及药品等进入灾区,帮助指导灾区防疫消毒和救治伤员。

区财政局:负责及时筹集调度资金,确保救灾资金和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大河乡、街道办事处职责: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及村(居)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组织实施,于331日前送区土地房产工作局备案。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把辖区内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防范的重点,建立完善区、乡(街道)、村(居)三级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制度落实到位。

(一)编制防治方案,完善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叠彩区政府及叠彩国土分局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汛前要及时编制并发布 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时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层层落实监测防范责任,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强监控排查,落实各项措施

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排查,建立以乡(街道)、村(居)为基础,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体系,将监测和预报的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村(居),明确责任人,加强监测预报,加强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危险点的监控,检查各项防灾措施的落实情况,最大限度地避免灾害发生地质灾害。两办一乡、社区、村委会要在汛期特别加强对地质灾害点、切坡地段的巡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报告。叠彩国土分局要根据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制作防灾避险明白卡,并发放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避险明白卡”持有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发放到位;在汛前和汛中分别对重点工程、风景区、学校等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报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确保通讯畅通。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应急能力

为提高对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区政府将组织一次防灾演练,演练应急预案和应急抢险。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汛期值班、险情巡查、日常监测、预警预报、灾害报告和灾情速报等制度,提高基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意识

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今年要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减灾日等特殊节日,组织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识灾、报灾、避灾、减灾、救灾等基本知识宣讲,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和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防灾自救能力。

推荐访问:方案 国土 地质灾害 【国土方案】叠彩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