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范本(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范本(4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范本(4篇)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4篇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篇1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七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生态文明

●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今天在北京开幕。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必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国家科技奖五大奖项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在未来的五年内,乃至将来更长远的时间,我国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反映了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在21世纪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 基本内容与理论分析

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 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③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有利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源泉。

⑤ 科技自主创新能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核心竞争力。

⑥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 企业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① 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体,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③ 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更好的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④ 有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劳动者技能。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 2008北京奥运会秉承“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请分析科技对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 科技是成功举办绿色、人文奥运的关键因素和有力支撑,为北京奥运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同时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使科学技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也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科技以及产业化的发展。

② 围绕“绿色奥运”建设和节能减排目标,重点开展了绿色建筑、清洁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这也是对世界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具体贡献。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能更好地促进食品安全。

奥运安全保证方面采用的新技术,为观众提供便利的服务。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运动员提高他们的运动水平,确保奥运食品安全,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精神。

(4) 科技创新对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有何作用?

① 科技是企业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撑,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动力。

② 科技有利于企业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发展路子。

③ 科技可以促进企业采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④ 科技有利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5) 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应该怎么做?

①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研发上也应该用市场来配置技术研发的资源。

② 加强宏观调控,落实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提供相关服务,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

③ 坚持对外开放,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 企业应怎样做到自主创新,提高经济效益?

① 科技进步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所以企业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② 实施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③ 企业要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素质,不断强化职工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④ 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的依据。

①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的要求。体现了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体现了党的科学执政。

② 政府应履行经济职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文化职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高新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应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政府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政府更好地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③ 意义: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2)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在促进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 履行经济职能,统筹规划,制定扶持政策。

② 履行文化职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重视科技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③ 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 坚持对人民负责和依法行政的原则,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增加科技投入。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 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①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③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 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②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④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⑤ 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⑥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⑦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结合我国国情,在不同的领域采取不同的创新方法。

② 要重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树立创新意识。

③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正确地认识,又用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④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实行自主创新。

⑤ 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创新的关键是集中力量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⑥ 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⑦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既要引进吸收,更要自力更生,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⑧ 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二、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7日16时41分,翟志刚打开舱门,身着国产舱外航天服,进行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并成功取回放置在舱外的试验品。28日17时37分,神舟七号返回舱成功着陆,第三次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再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为将来空间站的建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神舟七号还成功开展小卫星伴飞、卫星数据中继等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重要成果。

(1)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经济意义:表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对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经济结构,表明我国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财政支持高科技研发、发展科技事业,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2)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政治意义: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3) “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文化意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向新的发展阶段,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三、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论述: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 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 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② 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 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④ 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⑤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2) 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① 有利于节约资源,缓解我国资源供求的矛盾。

② 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③ 有利于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④ 有利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⑤ 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3)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

①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②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 要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运用财政、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推动资源节约活动。

④ 积极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和可替代资源。

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

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⑦ 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交流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在节能降耗和资源利用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

① 企业应该降低物耗、能耗,节约资源;
降低三废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内部结构。

② 为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
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

消费者: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增强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把节约资源落实到实处。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风尚。

(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省企业如何发挥主体作用,确保实现节能目标。

①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项目。

③ 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发展道路。

④ 降低物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积极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和可替代资源。

⑤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⑥ 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交流合作,加强同发达国家在节能降耗和资源利用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 党和政府为什么做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① 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履行节能减排的任务。

② 政府应该履行自己的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③ 这是由人民的地位决定的,也是维护人权的客观要求。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生存权、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国家搞好节能减排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而更好地维护人权。

④ 搞好节能减排是国家履行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⑤ 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决定的。

⑥ 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具体体现。

⑦ 节能减排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 党和政府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② 更好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③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的建议和意见,以确保各项节能措施的科学性。

④ 政府要认真履行其职能。履行经济职能,通过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履行文化职能,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搞好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同时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活动。

⑤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立法机构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⑥ 公民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同时提高参与意识,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为决策机关提出有价值的节能建议。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①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节能环保意识是正确的意识,必将对人类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2) 用价值观知识说明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节能环保意识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价值观,必将对人类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 从哲学角度分析资源节约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必要性。

①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电力供需矛盾异常突出,节约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不仅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②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节约资源,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是自觉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表现。

● 高考预测与专题训练

2009年高考考查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请同学们注意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要注意理解和运用。另外科技奥运、神七发射、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等也要关注。

一、 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它的设计寿命为一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据此回答1~3题。

1. “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运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有( )

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巨大优越性

③ 国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④ 国家财政税收的巨大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我国近年来的1 000多种新材料中,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
有近2 000项空间技术成果已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卫星通信、导航定位、气象预报、减灾防灾、远程教育等方面,服务于生产和生活。这表明( )

A.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

C.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D. 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 我们进行航天飞行科学实验,完全是出于和平的目的,和平探索外层空间,为人类造福。这体现了我们国家( )

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宗旨 B. 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C.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首要外交目标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准则

4. 《十一五规划》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体现的哲理是( )

A. 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B. 认识事物必须分清是非、抓住事物的主流

C. 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我国是淡水资源缺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国家,专家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从节约用水开始。要通过深化水价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制度等措施,大力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据此回答5~6题。

5. 根据经济学原理,建立节水型社会需要( )

A. 按客观规律办事 B. 深化水价改革,合理调整水价

C. 增加供水能力 D. 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6. 之所以用上题结论中的方法,是因为( )

A. 规律是客观的 B. 价格的变动对需求会产生影响

C.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 D.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7. 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这有利于( )

①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②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③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④ 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坚持不懈地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8~10题。

8. “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A.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物质

B. 量变一定能够引起质变

C.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 它标志着我国的设备制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9.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问世后迅速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这说明( )

① 生产高科技产品,一定能带来高效益② 市场需求带动科技创新

③ 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价格会高于价值④ 新能源汽车使用价值大,质量可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

10. 推进自主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与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关系包括( )

① 推进自主创新、经济结构调整与建设生态文明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举措

② 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③ 推进自主创新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④ 推进自主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1. 表1:目前中美科技与经济发展关系对照表

注:1998年和2005年,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重分别为0.69%和1.30%。

表2:2006年山东、广东科技创新能力比较表

注:2003年,山东省专利申请量为15 794件,专利授权量9 067件;
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0个。

(1) 分析表1、表2显示的经济信息。

材料一:200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加快济南国家信息通讯国际创新园和青岛国家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建设,加快组建生物能源与过程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等国家级研究院所。用足用好技术开发优惠政策,加大研发投入。继续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抓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政府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省瞄准国家战略目标,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一大批重点项目跻身国家计划。同时,以科技创新作标尺,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产剩等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坚决压,坚决砍;
对那些节约型、环保型、短缺型等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潜力大的产业,坚决保、猛支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 说明山东省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

(4) 2006年,山东省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请你围绕这一主题,根据表和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向当地政府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说明提出这一问题的理由(至少两条)。

12. 某校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资料和问题,请你参与研究并解答:

材料一:2006年中国GDP主要物质资源消耗占世界比例

注:我国科技进步对GDP贡献率为30%~40%,发达国家为70%;
我国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75%为初中、小学水平,发达国家86%为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1) 概括指出材料一(含注)体现的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二:近年来,山东省某市积极开创有区域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该市政府结合区域实际培育龙头企业,在财政支出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税务、工商等部门积极落实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优惠政策。认真贯彻实施《专利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建设创新创业环境,电视、报纸等媒体积极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努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2)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市政府在开创自主创新之路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材料三:《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7~2015)》的通知指出:“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产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我省文化创新和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科技创新对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13. 材料一: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材料二:为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山东省设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适时提高高排放行业污染物排放收费标准;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企业市场化节能减排。支持企业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定期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监察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各类节能环保违法行为。

(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山东省委、省政府在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2)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上述要求,请对山东企业应如何经营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2007年7月,来自山东8所高校的80名理工科学生组成10支志愿者队伍,开展“计量促节能减排”青年志愿者企业行活动,分赴济南钢铁集团等10家重点耗能企业,调研分析企业的能源计量情况,与企业共同研究探讨解决能源计量技术等问题,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3)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志愿者是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的?

材料四:《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弘扬节能环保社会风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减排、共享节能减排成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4) 根据上述要求,确立一个宣传节能减排的主题。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专题七 加强科技创新,推进生态文明

一、 选择题

1. B 2. D 3. A 4. C 5. B 6. B 7. D 8. C 9. D 10. D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11. (1) 表1说明我国科技投入占GDP比重近年来不断增加,国家重视科技投入;
但我国目前的科技投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新技术企业利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表2说明近年来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与广东等先进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2) ① 省政府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加快创新园和研究中心等建设体现了经济调节;
用足用好科技优惠政策、加大科技投入体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从而正确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② 省政府实行人才强省战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持,正确履行了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③ 省政府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自主创新提供法制支持,坚持了依法行政。

(3) ①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要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的作用。所以要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②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所以要以关键领域的突破带动技术创新的整体跨越。③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对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坚决压、对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坚决保。

(4) 答案要求:必须根据表和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文化生活知识,提出具有科学性和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如: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加快发展教育和科技;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

12. (1) ①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②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促进需求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保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 ① 该市政府正确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事业,落实优惠政策并创建良好环境。② 该市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政策规定推进自主创新。

(3) ① 科技实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升科技力和文化力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
②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能够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③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运用现代科技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
④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能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13. (1) ①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中,山东省委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了科学执政;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持了民主执政;
依法治理、保证执法,坚持了依法执政;
体现了党的先进性要求,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② 省政府正确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加强对企业活动的调节和监管,扶持企业研发和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保护公共环境。省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依法行政,依照法律政策规定实施节能减排。

(2) 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
转变企业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的生产模式;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开发推广先进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经营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和政策措施;
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节能减排意识和素质。

(3)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志愿者在正确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才能积极参加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节能减排活动,在劳动和奉献与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了人生价值。

(4) 答案要求:确立的宣传主题要具有科学性和一定创新意识。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篇2

        2014年思想品德中考专题复习专题-------建设生态文明

一、背景材料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向雾霾宣战、济南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低碳日

1、《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呼吸保卫战

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频发,社会广泛关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严格投资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等。

2、 10月29日,山东出台20条财政激励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列入财政扶持“黑名单”,并将各市县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确定省级环保资金扶持规模的重要依据。12月28日,生态山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研究部署,并由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3、2月27日下午,山东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动员大会,安排部署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雷杰主持会议。会上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见》和《济南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

杨鲁豫在讲话中指出,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和全国、全省先进城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差距,创建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仅是一个卫生问题、一项卫生工作,而是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民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克服畏难、麻痹、松懈等消极思想,继续发扬敢打硬仗、勇于争先的精神,积极行动,扎实推进,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各项任务。

4、 为广泛普及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倡健康低碳生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为“全国低碳日”,今年的“全国低碳日”为6月10日。

二、考点链接

涉及到的主要考点: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维护公共利益等。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我国为什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3)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4)有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3、如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企业、个人角度)

国家: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②依法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

③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④充分运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护资源和环境。

企业:①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个人:
①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③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④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具体做法:不使用一次行筷子,一水多用,垃圾分类存放、回收,使用环保布袋购物等)。

4、我国为什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①我国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也是一个资源小国。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偏少这一状况,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利用而日趋严峻。

③我国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由于人们不尊重自然规律,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

5、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6、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国情,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保护资源环境。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8、政府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①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②公共利益的实现程度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程度。

9、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手段和方式有哪些?

(1)政府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道德教化等方式,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

(2)在突发事件面前,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也是一个负责任、有效率的政府的神圣职责。(如抗震救灾、利比亚撤侨等。)(3)各国政府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共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如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暖等。)

10、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维护公共利益?

(1)履行分内的职责。(2)承担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

三、专项练习

1.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我国为解决人口问题所坚持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计划生育 B.大力发展经济 C.提高人口素质 D.对外输出劳务

2.为了消除漫画《十面“霾”伏》中的现象,使人们呼吸到清新洁净的空气,我们必须( )

A.禁止开发和利用地球的绿色资源

B.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C.节能减排,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D.坚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

3.今年年初,《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
鸟巢上下,阴霾滔滔……”《沁园春·霾》反映了 ( )

A.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B-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

C.北京环境污染问题无法整治D.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4.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漫画《地球的眼泪》形象地说明了( )

A.人类与地球是不能和谐相处的B. 我国人口问题无法解决

C.人多力量大 D.我国人口的过多和过快增长,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据此回答5、6题。

我国自然资源状况表

5.表中数据说明我国 ( )

A.资源种类全,总量大 B.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C.资源种类少,总量小 D.资源勘探技术水平低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状况,我国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国策的是( )

①实施节能汽车补贴政策 ②推进节能技术进步 ③依法打击滥伐滥采行为

④提高饮用水质量标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对右边的漫面认识正确的是 ( )

①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保护地球家园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③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应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十一五”期间,我国通过节能提高能效,少消耗6.3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19.10%,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4.6亿吨,为世界的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做出重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说明我国 ( )

①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依法打击破坏环境的行为

③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9.漫画《同命相怜》反映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 )

①分配问题 ②资源问题 ③教育问题 ④环境问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2012年南充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l370536875人。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应继续实施 ( )

A.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B.人才强国重大战略C.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11.右图告诫我们 ( )

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②地球控制在人类手中,由人类摆布

③关心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④地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④

12.(2012年泉州市)2012年3月2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把PM2.5(细颗粒物)和臭氧(8小时浓度)指标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这一做法 (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③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2年滨州市)对漫画《“转移”》所反映的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

A.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企业转移,大势所趋

C.违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D.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据此回答14-15

14、生态文明理念包括 ①尊重自然 ②膜拜自然 ③保护自然 ④顺应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①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放弃“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③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④让有关企业承担责任,与我们中学生无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3关注祖国 情系家乡】(14分)

莱芜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了建设“美丽莱芜”的发展目标和美好愿景。建设“美丽莱芜”,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资源消耗和能源损耗,而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市委、市政府积极建设“美丽莱芜”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莱芜”做贡献?(8分)

二、非选择题

14.(2013历城期末)美丽泉城,你我共建。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材料二:当前,我国石油、铁矿石等主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全国年均缺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
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远高于发达国家;
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现象凸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加重;
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

你校准备举办“美丽泉城,你我共建”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凝练地描绘出未来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简要说明打造“三个空间”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即可。9分)

(2)“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挣的美好家园。”实现上述目标,应如何做?(从政府、企业、公民等角度作答。6分)

15、 “美丽中国梦”征文比赛(15分)

对这一征文主题我们用初三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会发现它涉及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问题,同时还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美丽中国应该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铸就“美丽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付诸于行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包括哪些内容?(2分)

(2)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是“美丽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我国怎样的实际所做出的必然选择?(6分)实现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3)为实施好第2问中所提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2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学生能有哪些作为?(3分)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篇3

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王爽

【摘 要】摘要: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类不断研究探索的焦点问题。在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对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归纳,希望对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

【期刊名称】世纪桥

【年(卷),期】2010(000)023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和谐社会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结构层次分析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崭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在理论上有着严密的系统性,构成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政治和生态产业这四个有着紧密联系的结构层次。

生态意识构成,在思想观念层面上要求人们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生态转向。人类的社会发展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纳入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指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和绿色消费的生活观来指导社会活动的生态转向,从“经济主义”指导下的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转换到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目标。

生态行为构成,在行为方式层面上要求全社会的行为,包括政府的生态政策导向、生态立法、生态教育等行为,企业的绿色生产与营销以及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等,以保证资源的永续使用和循环利用。

生态政治构成,在社会制度层面上要求政府执政职能的生态转变,着着眼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改革,加强生态立法与执法,并进一步强化生态意识教育。中国政府“大部制”改革就有强烈的改建旨在高效运作的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的意图。

物质生产层面上的生态产业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生态产业的构成要求建立以生物间动态平衡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立信息技术、生物科技为手段的无污染生态工业,建立促使人们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业和建立以实现环境保护为特定目标和任务从而保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环保产业。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概述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篇4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800字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之我
见》

摘要:笔者在此通过简单的概述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美好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之首,此时马克思生态文明的思想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我国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为我国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指导,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要求我们从历史条件出发,更好的处理环境问题,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相协调,切莫离开自然环境单一发展
摘要: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心方向是辩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践和唯物主义观点为起点,对人、自然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进行深刻论证。在新时期下,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道路也进行了更为有力的指导。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文明;
统一;
社会主义实践道路近来国家和人民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且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已将生态文明列入其中,这是我国对多年来的环境保护进行的成果总结,也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的维持下去,充分的展现了生态文明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样,马克思也将生态文明方面的研究列为主要研究内容,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在此通过简单的概述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代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美好现实。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严厉批判的时候,以及在探究社会变革的历史情境中提及到生态问题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替必然让国家的资源和能源更快的消耗衰竭,导致生态不平衡发展,但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更加剧了生态文明的不平衡性,对成千上万的人民来说这就是一种毁灭性的灾难。生态文明作为世界所瞩目的重大问题之一,按道理来说,生态危机的爆发等都是首先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任何大型活动的兴起都应由发达国家首应。但是,在众多发达国家中,只有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目标,在与国与国之间的明争暗斗相比,中国在争取各国平等互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在国与国之间树立起文明大国的伟大旗帜。在未来实行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其制度将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保障,社会上很多不好的垄断割据的现象也将逐渐的消失。以上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发展道路。二、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做了更为有为有利的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就是走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其有利体现就是马克思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一致性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我们应该切实的抓好时机,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应国家号召走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制度
.


保障来自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支持,而且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的发展才会更加的稳定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他不是单纯的以谋取利润为最终生产目的,生态文明的不稳定发展绝大部分就来自这种违反本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引导。从根本上来说,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才能更好的发展,两者是相互对应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更多的国家只是单纯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不会承担全球的生态环境责任。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原则,而且生态文明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认为所有价值的核心都归结为人,但是人却不是自然的主宰,其反对极端人的一切极端思想,因此人要想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得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如此,在其余的很多方面,生态文明也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基本一致。三、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问题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之首,此时马克思生态文明的思想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我国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思路,为我国的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指导。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存在了两种关系: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传统的指导思想就是错误的把人和自然分裂开来,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拉的很远,人类过多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更有甚者肆意的对自然进行严重的破坏,殊不知在破坏环境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家园也随之被破坏了。人类只有走出原始的观念,将自己融入大自然,摆正关系,才能更好的摆脱生态危机。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全面协调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主张把人与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人类只有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自然调节实践活动,将人类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加以改造利用,才能更好的促进两者和谐共处。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要求我们从历史条件出发,更好的处理环境问题,将经济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相协调,切莫离开自然环境单一发展。我国正处于发展中,目前更方面的矛盾日益增多,假如不合理的利用资源、对资源进行肆意的浪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永远发展不起来。以上就是笔者的简单概括,充分的说明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指导新思想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改善环境和发展物质文明的成果结晶,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欲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就要始终坚持走马克思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义思想,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的复合化社会,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的永久持续发展,让人们可以在更为良好的环境中永久生存。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叶险明.马克思的工业文明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4.(作者简介:刘雪艳,女,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推荐访问:党课 范本 生态 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范本(4篇) 2023年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党课 2022生态文明思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