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五”期间,全县上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嘉荫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供大家参考。

嘉荫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及“十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加快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05年,县属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3亿元,比2000年增长86.9%,年均增长13.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4亿元、1.8亿元和2.4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20.4%139.2%31.8%。“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9亿元,是“九五”时期的4倍。2005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945万元,比2000年增长252.7%,年均增长28.7%,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县级排位中由2000年的第65位前移至第57位。2003年和2004年,我县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财源建设先进县”。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三色经济”健康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6亿元,比2000年增长130%,年均增长18.1%。以优质大豆为主的金色经济取得新成效。2005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1.6万亩,其中优质大豆60.2万亩,大豆平均亩产117公斤;北药种植和改培面积完成7.8万亩,实现产值5040万元;种植绿色食品30.2万亩,绿色食品产量达3万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绿标”申报工作取得新突破,共有8种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及产地获得省、国家和国际有关组织认证。以绒山羊为主的银色经济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绒山羊产业发展新途径,绒山羊产业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狠抓绒山羊提质扩面工作。完善了省级种羊场建设,对15个良种扩繁场进行了测定核实和动态更新;建立了扩繁场和绒山羊种群档案,加大绒山羊改良力度,优质绒山羊覆盖率达到40%。积极推广绒山羊标准化养殖。实行舍饲精养、围栏圈养和区划轮牧相结合,累计建成规范化养殖小区8处,羊舍282,实现舍饲5万只。2005年,我县分别被国家和省确定为“绒山羊生态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强疫病防治。县乡畜牧服务热线“110”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畜牧各项防疫应免率均达100%。绒山羊存栏量由2000年的8000只迅速发展到35万只,实现产值650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873元。2005年,畜牧业产值实现9008万元,是2000年的5.3倍。以民有林为主的绿色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按照“林子长起来,群众富起来”的目标,坚持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加快“三林”流转、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步伐,民有林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截止2005年末,全县累计发展民有林100.2万亩,其中:民有林流转69.3万亩,退耕还林6.8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4.1万亩。民有林的造林、抚育和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

工业生产运行良好,非国有经济不断壮大。2005年,全县地方工业增加值实现6538万元,比2000年增长45%,年均增长7.7%;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6.6亿元,比2000年增长96.5%,年均增长14.5%,非国有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0%。实施重点企业包扶责任制,扶持和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重点扶持了华银供热公司、万通祥木业等4户产值超千万和10户产值超五百万的非国有企业,目前这些企业对地方工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2005年,万通祥木业生产的“盛嘉牌”实木地板块被评为黑龙江省名牌产品。

旅游开发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积极打造精品旅游景点,整合精品旅游项目,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为我县旅游业增加了新的亮点。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拓建完成一期工程,景区线路延长3公里。2005年,积极克服因汤嘉公路升级改造给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全县接待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80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56%205%。此外,交通运输、金融保险、邮政通讯、商饮服等第三产业也呈快速发展态势。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十五”期间,相继完成了黑龙江省干流朝阳堤防、江边公园、县一中和商服一条街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完成基本建设项目261项、市政建设项目29项,投资额超过了前二十年的投资总和。2005年,党政办公楼、文体活动中心、嘉荫商城及热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面积达6.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7654万元。硬化城区道路11条,主次干道硬化率达96.6%,比2000年提高45.8个百分点。城区绿化面积累计达到84.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23.5%,比2000年提高11.3个百分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城市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城市园林绿化先进县”和“省级园林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程96.2公里、投资5.1亿元的汤嘉公路和全程9.8公里、投资2000万元的嘉荫口岸路全面开工建设;全程43公里、投资4264万元的保兴至乌拉嘎通乡公路竣工通车;王家店、东升村和育强村12公里通村路建成并投入使用;绥嘉线、黑嘉线桥涵改造、青山乡建华桥和通河镇至黑嘉公路12公里边防巡逻路及桥梁建设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总长度4200延长米、投资917万元的黄鱼卧子护岸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全县累计招商引资5.57亿元,华银、万通祥和世界生态村等30余户企业先后落户我县;累计对上争取资金8.39亿元,争取项目500余项;嘉荫口岸累计过货3.5万吨,全县进出口贸易额实现497.5万美元,过货量和贸易额分别为“九五”时期的3.5倍和6.2倍。2005年,对外开放成效更为显著,其中招商引资实现1.55亿元;对上争取实现2.05亿元;嘉荫口岸进口木材2.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54%,木材进口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对俄农业开发及劳务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俄方注册成立了乌尔米公司和奥嘉公司,共耕种俄方土地3500公顷,分别实现产值1330万元和164万元。

――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十五”期间,完成了28户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等各项政策,保证了“一免两补”政策落实和转移支付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行政机构改革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结束;供热、供水、环卫、城管等单位改革平稳推进。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和林业局内部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县医院改革和中小学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机关幼儿园、蚕蜂总站等职能弱化单位撤并完毕;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

――人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全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3个,省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单位(标兵)5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4个,市级文明单位(标兵)34个,县级文明村(标兵)27个。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6299元,比2000年增长61%,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999元,比2000年增长105.3%,年均增长15.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6975元,年均增长6.7%。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6平方米,比2000年提高2.6平方米;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64.3%,比2000年增长21.5个百分点。城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5%,排水服务率达到50.1%,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3%,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城乡供电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十五”期间,不断优化学校网点布局,撤并学校73所;投资3735万元,新建和改造学校教学楼、食堂和宿舍3.3万余平方米,全县中小学校舍砖瓦化率达100%,教学条件明显改善;积极引进教育人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购置教学设备,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05年,全县高考升学率72.6%,中考升学率65.9%,分别比2000年增长25.7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认真落实“村村大学生”(培训)计划,积极开展“一帮一”爱心助学活动,全县初中生辍学率2.7%,比2000年下降3.2个百分点,小学无辍学学生。文化体育事业不断进步。新建了文体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加强了文化市场的管理和整顿,取缔了违章网吧和游戏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多次开展了中俄文化、体育交流,增进了彼此友谊。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投资1435万元建设了疾病防控中心和人民医院,加强了农村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分别下降到4.15‰和 9.31‰,生育符合政策率提高到96.99%。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嘉荫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考核验收并正式命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53户国企并轨工作顺利完成,下岗失业人员累计实现再就业2071人。建立了有效的自然灾害和社会救助体系,及时下拨救灾资金,确保低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建设了三处“爱心超市”。双拥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县”四连冠。食品药品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加强审计监督,规范了财经秩序。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四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省级直检验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2005年,我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平安县”和“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先进县”。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上访案件减少,保持了社会稳定。此外,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边防、档案、县志等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一个时期,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时期,是扬正气、树新风、促改革、谋发展并为今后打下坚实基础的一个时期。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统一部署、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向全县人民及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业生产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延伸。二是工业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高,工业企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三是就业、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四是税源基础薄弱,财政增长后劲不足,财政资金调度困难,地方财政主体税源缺乏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加快经济发展,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和继续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我们要紧紧抓住发展“三色经济”、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壮大第三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重点,同心同德,乘势而上,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胜利完成“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6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500美元,年均增长9%

----整合资源,减少能耗,地方工业增加值实现1.3亿元,年均增长14.7%

----完善县级财源体系建设,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4940万元,年均增长10.9%

----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积极发展幼儿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710元和5670元,年均增长分别为6.7%7.2%,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200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做好2006年的工作,不仅直接关系到“十五”发展规划的顺利延续,也将影响到未来五年发展的良好开局。2006年,县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发展“三色经济”,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三农”工作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环境,扩大开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全力开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开好局、起好步。2006年,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14亿元,同比增长10%;农业总产值实现6.58亿元,同比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1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40元,同比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60元,同比增长6.5%。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等方面实现突破。

加强农业结构调整。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工作中心,以发展壮大“三色经济”作为促农增收的主要手段,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加快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步伐。

一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上寻求突破。合理调整优质大豆、北药和绿色食品的种植比例,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以优质大豆为重点,全面增加种植业科技含量。2006年,全县总播种面积101.6万亩,其中优质大豆62万亩,粮豆薯总产量13.2万吨,同比增长6.4%。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及农场的合作,发挥好专家大院的作用,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园区示范和科技入户工作,在优质大豆种植基地推广大豆窄行双条密植、大豆接种根瘤菌和平衡施肥等先进适用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力争优质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27公斤。要建立县级科技示范园区3个,乡级科技示范园区6个,科技示范户100户,科技入户示范项目21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全面推广农产品优质化,种植业优质品种覆盖率和粮食产品优质化率达到45%,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10%。以规模化发展为导向,促进绿色食品提档升级。加大绿色食品开发力度,在品质、品牌和效益上做文章,做大做强世界生态村、嘉禾绿色产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打响“小兴安岭”、“白桦丽人”等一批绿色品牌。加大“绿标”申报力度,扩大绿色食品行业和产业覆盖范围。绿色食品种植35万亩,同比增长16.1%,实现产值7000万元。以种药富民为目标,加强北药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广五味子人工栽培和水飞蓟优质高产技术,北药种植和改培面积达到8万亩。继续加强北药基地建设,加大GAP认证力度,通过强化技术服务和栽植管理,促进北药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大力发展产业中介组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依托我县产业资源,挖掘和培养经济人队伍,拓宽信息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力争优质大豆、北药和绿色食品等实现订单生产,确保产品实现优质优价。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争取引进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尽快形成企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是加快畜牧强县进程,实现绒山羊养殖质量规模同步增长。遵循“适当扩大发展规模、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化管理,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促进以绒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畜牧业产值实现1.17亿元,同比增长29.9%,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7.8%。不断提高绒山羊品质。狠抓绒山羊良种扩繁和改良工作,加强对种羊场、扩繁场的规范管理,引进和培育优质种羊。帮助养羊户建立种羊系谱档案,发挥优质种羊作用,加强良种交流,不断提高改良率,绒山羊优质化率达到45%。扩大绒山羊养殖规模。坚持“多户养、户少养、养好羊、好户养”的原则,积极推广绒山羊养殖成功经验,用典型实例激发群众的养殖热情,扩大养殖规模,确保绒山羊存栏量达到40万只。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实行舍饲精养、围栏圈养和区划轮牧相结合,注意总结和推广舍饲精养中青贮、精料和干饲料按比例搭配的喂养方法,进行科学饲养和标准化养殖。加大养殖小区管理力度,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做好防疫、防火、科学养殖和良种繁育等工作,使小区成为科学饲养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2006年,落实青贮玉米种植1500亩,完成草场围栏1万亩。提高防疫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畜牧兽医点和畜牧“110”的服务功能,开展经常性的养殖技术和防疫知识宣传,培养一批乡村养羊“明白人”。扩大免疫范围,重点做好以绒山羊为主的疫病和“禽流感”疫情的防控工作,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完善产业服务功能。继续抓好招引联工作,通过引进和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羊绒及羊肉加工企业,延伸绒山羊产业链条,提高绒山羊养殖的比较效益。加强与鄂尔多斯集团的联系,确保华丰屠宰加工厂早日投产达产。充分发挥绒山羊养殖协会的作用,提高养殖户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能力,构筑和完善绒山羊产品营销网络。

三是提高民有林管理水平,不断巩固林业建设成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营造“绿色银行”,真正实现“林子长起来、群众富起来”的根本目标。2006年,全县计划完成荒山荒地和封山造林5万亩。加强民有林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做好退耕还林地规划设计,民有林管护、抚育和补植、补造工作,对造林地块进行严格检查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有关政策。对按94二类普查计算蓄积的民有林,要根据森调部门重新调查的数据逐一核实,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加强对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木材流通领域证照的发放和管理,彻底堵塞木材非法购销渠道。加大涉林案件查处力度,对虚报造林面积、擅自毁林复耕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科学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确保全年无大的森林火灾。加快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试点工作进程,确保生态管护区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引导民有林经营者、退耕还林农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加大五味子、人参等北药的林下种植和改培力度,大力发展蜂、鹿和林蛙养殖,扩大袋栽木耳种植规模,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收入。

四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国转移步伐,鼓励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帮助农民开辟增收新途径。2006年,完成劳动力培训和转移2000人,劳动力转移人数比上年增长33.3%。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贫困人口致富门路窄和开发资金不足等问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力争全县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村容整洁”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国家投入、县财政补贴和乡镇、村屯、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全年共投入资金68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制定上,要树立“村屯建设、规划先行”的思想,以优化乡村环境、改变乡村形象、提高乡村品味、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性、多样性、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村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方向及现有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的制定各具特色的村屯建设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实施好五项工程。一是实施“双通工程”。结合交通部门通达工程和通畅工程的实施,加强通村路和村屯巷道建设。计划投资6020万元,建设通村公路170.2公里,其中水泥路92.7公里,砂石路77.5公里;补贴资金352万元,硬化37个村屯的村中道路102条,面积17.6万平方米,农村道路改造率达到32%。二是实施“康居工程”。补贴资金258万元,新建农村砖房486栋,面积5.16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1.3%,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82平方米。三是实施“改水工程”。投资63万元,完成6个村屯的自来水入户和5个村屯的改水工作,解决11个村屯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5%,村镇饮水合格率达到84%。四是实施“绿化工程”。广泛开展“美在农家”活动,加大绿化、美化力度。投资31万元,完成村屯绿化1048.8亩;投资47万元,完成村屯美化16.2亩,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五是实施“节能工程”。大力实施农村沼气“一池三改”项目,选择积极性较高的乡镇、村屯和农户开展试点工作。补贴资金35万元,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9个、示范户145户。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继续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快青山乡上马村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重点做好向阳乡、乌云镇、保兴乡土地整理和王家店灌区引渠清淤护砌、黄鱼卧子护岸建设工作,通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稳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不断完善东湖村、王家店村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机作业合作社2个,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为工作目标,全面繁荣农村各项事业。继续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推进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在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上,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积极救助农村贫困学生,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合理调配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上,新建一批村级活动室,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举办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上,积极改善乡镇医疗卫生条件,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不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结合“文明村镇”创建和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文明村(标兵)4个,市级文明村(标兵)18个,县级文明村44个;十星级文明户1000户,7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总户数的60%。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加强村民培训,提高村民代表和理财小组成员理事、理财能力。加快县乡广播电视联网步伐,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和宽带入户率。

(二)放手发展非国有经济,提升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2006年,工业增加值实现7200万元,同比增长10.1%;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实现7.31亿元,同比增长10%

优化非国有经济发展环境。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城市公共设施,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探索多种融资渠道,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国债贴息项目的对上争取力度,努力解决非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要为依托嘉荫口岸发展和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创造良好的从业环境,通过为企业提供优惠的政策和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我县落户。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林木产品、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扶优扶壮特色产业,力争今年再申报1-2个省级名牌产品。在林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依托俄方森林资源,加快永安木材加工小区建设步伐,提高小区企业生产加工能力,使口岸发展与小区建设相得益彰。帮助万通祥木业、天达细木等木材精深加工企业做好产品开发工作,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产品不断提档升级。在农副山特产品加工方面,突出绿色品牌,重点抓好黑木耳块、嘉桦百年系列饮品、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市场开发工作,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在矿产品加工方面,努力扩大麦饭石、腐殖酸等产品的市场份额,实现生产规模和企业效益同步提高。

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实施龙头企业牵动战略,落实领导包扶企业责任制,加大对华银供热公司、大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放、市场融资、优惠政策等方面向重点企业倾斜。支持发展一批科技型、外向型民营企业,力争产值超千万的企业达到4户,产值超五百万的企业达到12户。

(三)突出发展特色旅游,做大做强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我县旅游资源优势,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建设、规模发展”的要求,加强旅游景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加大“优秀旅游目的地”申报力度,强力打造嘉荫“恐龙之乡”、江城特色和界江风光旅游品牌。拓宽景区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加快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永安东湖和保兴乡兰花池等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开发黑龙江嘉荫至名山段界江旅游线路,完成茅兰沟省级地质公园揭牌工作,确保江岸活动式码头投入使用。力争完成恐龙国家地质公园4A级旅游景区、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3A级旅游景区、永安东湖2A级旅游景区评定工作。将我县旅游景区和邻近市、县、区、局旅游景点穿成串、连成线,推出几条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充分利用汤嘉公路即将竣工的有利时机,根据不同的旅游对象和时间,策划层次分明、资源功能定位清楚和操作性强的宣传促销方案,开展促销活动。同时,在巩固现有对俄旅游线路的基础上,借助嘉荫口岸优势,积极开拓俄方旅游市场。2006年,全县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00万元。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业,拉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居民创建优良生活环境

按照“欧风花海、江城特色、品味高雅、功能完善”的建设目标,巩固和扩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档次和品位,加快“边陲名城”建设步伐。全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完成4万平方米,重点做好嘉荫宾馆、江山小区、繁荣路商服楼等重点项目的新建和续建工作。加强朝阳镇道路、供热、供水、排水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城区道路9条,面积1万平方米;铺设沥青路1条,面积4360平方米,修补道路550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2952延长米;城镇主次干道硬化率达到97.6%;排水服务率达到55%;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新增城镇集中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物业管理面积5万平方米。加强城区“净化、美化、绿化、香化、亮化”工作。完成城区绿化面积7.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2%;对友谊大街和江山路路灯进行更新改造,完成红砖街和通江路等5条巷道的路灯安装工作。继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在强化对绿化成果和公用设施保护、管理的同时,在城区交通要道安装交通管制设施和监控设备,规范交通秩序,为市民创造一个清洁、文明、安全、有序的生活环境。加快朝阳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乌云镇排水工程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镇功能。

(五)抓好财源项目建设,努力增加财政收入

积极巩固现有财源。把财源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抓好以重点项目为核心的财源体系建设,确保基础财源建设稳步发展。不断培植新兴财源。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围绕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选项目、拓市场、造优势,拓宽增收渠道,实现财政增收途径多元化。努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坚持开源节流并重,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控非生产性支出,确保机构运转、科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工资等支出;认真做好政府采购和市政建设资金审核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审计监督,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肃查处截留坐支和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狠抓预算外资金的收缴和管理,做好林地有偿使用费和绒山羊资源补偿费的收缴工作。加强税收征管,做好以票管税和代征代购工作,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和重点税种的征管,严厉打击和查处偷税、骗税、抗税、越权减免税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应收尽收。2006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40万元,同比增长10%

(六)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推进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全面升级。抓住国家开展“中国俄罗斯年”活动和省政府推进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有利契机,加强与俄比罗比詹犹太自治州、奥布卢奇耶区和阿尔哈腊区政府、杜马及企业的联系,努力拓展双方合作领域,争取在民间贸易上实现突破。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发挥嘉荫口岸对俄通道作用,积极为西钢等大型企业从嘉荫口岸过货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口岸委的协调作用,增强联检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收费标准,简化办事程序,完善服务措施,创造更加“优质、高效、便捷、顺畅”的通关环境。进一步引导、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成份赴俄从事森林采伐、农业生产、房地产开发和小额贸易活动。要依托口岸优势,把永安木材加工小区建成对俄森林采伐和木材生产加工的前沿阵地,吸引更多的木材加工和经销企业落户,实现木材“过腹增值”。2006年,对俄劳务输出115人,开发土地6000公顷,实现对俄劳务收入900万元;嘉荫口岸过货实现5万吨,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400万美元。

加大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力度。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积极收集国家有关产业信息和产业政策,围绕我县重点行业和产业,全力以赴争取上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特别要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组织各部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和项目。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创造留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发展空间。要在拓宽招商渠道、改善招商方式、扩大招商成果上有所突破。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实现1亿元,对上争取实现1亿元。

(七)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干部群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加强法制建设,继续巩固“四五”普法成果,全面启动“五五”普法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学网噢点布局,调配师资力量,优化教育资源,巩固“两基”成果;深入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校长全员聘用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体活动中心功能,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卫生城市和卫生乡村创建力度,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市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的申报和创建工作,严格控制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抓好朝阳镇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和其他乡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工作,巩固和提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成果。

(八)认真做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认真落实就业政策,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和再就业援助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的稳定性。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努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06年,全县新增就业90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30人。大力发展职工自营经济,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帮助职工在创业中增收致富。职工自营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1.28亿元。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巩固城镇社保试点成果,强化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抓好城镇养老、医疗、工伤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失业保险参保人数稳中有升。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将城镇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目前的65元提高到70元,并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广泛开展捐助活动,落实各项解困措施。

深入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创建“平安嘉荫”为主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排查和综合整治力度,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快构建公共应急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做好交通道路、森防城防、危化产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格安全执法,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素质。

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条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认真抓好信访工作。贯彻和落实《信访条例》,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按照“勤政、务实、高效、规范、廉洁”的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为经济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强化政府宏观管理、社会保障和服务职能,把政府的主要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精力转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来。要努力精简和压缩会议,加大政府决定事项的督办检查力度,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深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改革审批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清理和废止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地方性政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积极支持县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

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从源头上加大治理腐败的力度。坚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坚决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以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树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嘉荫已经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今年,我们面临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肩上的责任神圣而伟大,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同心同德,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嘉荫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以认真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谱写嘉荫发展的新篇章!

推荐访问:嘉荫县 五年 政府工作报告 嘉荫县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