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4篇

篇一: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为此,对发展壮大我市县域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要破除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旧观念,大胆地闯,敢为天下先。要破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旧观念,树立依法行政。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的市场观念。

  2、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县域主导产业。首先在于找准特色。必须依据自身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

  3、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抓好市区和重点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块状经济发展,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4、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树立抓县域经济主要就是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充分调动民资,集中民智,激发民力,凝聚民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法律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对民营企业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领域,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5、营造良好县域投资环境,创造发展条件。

  投资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是吸引投资,汇集人才的关键。为此,要积极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为资本、人才、项目进入县域投资创造良好的保障机制。

篇二: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关于开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根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阔乡村经济为根底的区域性经济。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开展情况进展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开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拟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开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开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开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开展、维系群众生活和稳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开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发动机。开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

  -

  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开展路子,也是开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开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开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开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开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没有县域经济的开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开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开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开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率先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五)开展县域经济是破解县域经济各种矛盾的必由之路。根据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约有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全省2002年财政支出分析结果说明,县级支出中90%的比重用于保证行政机关运转和保障事业支出,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开展,培植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和实力,是提高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

  二、开展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纵观县域经济开展总的态势是好的,但由于长期以来受体制、历史等方面因素,以及县域经济本身固有的特点等原因的影响,县域经济的开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一是农业农村"统分结合〞不完整。目前,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分〞的层面上根本上是无所不及,特别是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二轮延包的规*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阔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一步强化了"分〞的格局。但由于集体经济的名存实亡,"统〞的层面根本是一片空白。这种"分〞过"统〞欠的现状是制约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开展的内在因素。

  二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近年来,各地为招来更多的客商纷纷降低门槛,让利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客商的吸引力,但有的地方不顾客观实际,降低标准,竞相提供过分的"优惠〞,甚至以损害群众的长远利益为代价,这种恶性竞争加大了县域招商引资的难度,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同时,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也使各地失去了招商的平台和载体,土地成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瓶颈,招商引资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是自主开展能力差。目前,县级财政收入仍然较低,根本属于"吃饭财政〞,甚至是"饥饿财政〞。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地方,随着农业税的免征,财政收入大局部靠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种补贴,因此,对经济社会开展投入严重缺乏,根底设施严重欠帐,难以为县域开展提供根底平台。

  -

  四是经济构造不合理。从整体上看,县域经济的产业构造层次低,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大头,二产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三产业比重偏低,并且产业构造雷同,低水平重复建立,方案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构造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变。

  五是自主调控能力有限。随着金融、税务、工商、土地等与经济开展关系密切部门管理权上收,这种条件分割的行政体制使县级政府的调控能力大大减弱,对本地区资源不能合理调配,有效利用,使很多想办的事办不了,办不好,错失了大好的开展机遇。

  三、新形势下开展县域经济的建议

  新形势下开展县域经济,应从县域"三个结合部〞的特点、实际出发,将县域经济置于全国、全省经济开展的形势、格局中来思考、定位,整体上应坚持以农业为根底,工业为主导,民营为主体,城镇为载体,特色产业为支撑的开展格局和方向。具体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夯实县域开展根底。免征农业税、各种补贴等惠农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农业农村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并不能从根本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大力开展农村,必须在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的根底上,进一步深化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村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当前

  -

  要突出两大重点:

  一是以工业统领农业农村,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以农业为主的地方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本就困难的财政更加捉襟见肘,虽然有转移支付,但很难满足债务化解、工资发放、公益事业等正常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必须要靠自身的开展。而开展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开展工业,这既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又是培植新财源,再造新饭碗的有力措施,更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就既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三产业的开展,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带动农业构造调整,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根本上提升农业效益和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在以工哺家的同时,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

  二是抓龙头、中介、大户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构造调整。面对当前农业农村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要适应开展的需要,改变过去主要靠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开展工作,改变"统〞的主体,通过抓龙头、抓中介、抓大户来引导、效劳、示*,开展农业,活泼农村,致富农民。抓龙头,就是坚持壮大现有的,引进新型的,培植后续的,开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对农业农村的带动作用。抓中介,就是大力开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为广阔农民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效劳,引导、带动产业开展,填补

  -

  政府从具体生产环节"退位〞的空白。抓大户,就是培植扶持农村种、养、加、产、运、销等方面的专业大户,充分发挥他们身处群众之中,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到、学得到,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通过"三抓〞引导、推动农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效劳、一体化经营之路,从根本上提升农业农村经济。

  (二)科学定位产业开展方向,突出县域开展重点。新形势下的县域经济上就是工业经济,开展县域经济,其实就是开展工业经济,没有强大的加工能力和高质量的生产水平,一切都是空谈。只有全力开展工业,才能为区域经济"补钙壮骨〞,才能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为农业现代化造就坚实的物质根底,为财政奉献强大的财源,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全面提速。县域经济的开展方向,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提供就业多、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但具体的产业定位如何确定是县域经济开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开展必须从县域自身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县域的资源状况、产业根底、区位条件、周边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突出开展重点,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开展。但开展工业不能遍地开花,不能小而全,要在区域上实现集聚,发挥扎堆效益;在产业上实现集聚,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具体到**来说,我们的产业定位就是开展"四大支柱〞:一是机电汽配,抓住二

  -

  汽、日产、雷诺三大汽车集团"金三角〞方案全面实施的机遇,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展汽配产业,打造汽车产业走廊。二是粮油食品加工。发挥**农业大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正大、万宝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开展食品加工业,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纺织服装。抓住入世后纺织服装行业全面利好的机遇,以孝棉纺织集团、白云纺织、美丽服装、高柏斯制衣企业为骨干,全面提高纺织效劳企业生产能力。四是现代物流。抓住襄樊城市建立过程中市场外移的机遇,规划建立**现代物流园区,襄樊市长征种钢材市场已先期全部迁入;同时,市水果市场、陶瓷市场也将后续迁入市场。华中光荣大市场是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特大型商贸物资工程,涵盖零售、批发、仓储、配送、电子商务、会层等功能。

  (三)坚持不懈抓好招商引资,增强开展支力。克制为招商而招商的倾向,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变招商引资为招商"择〞资,切实做到四个结合:与资源优势结合,在突出特色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根本本地在农副产品、矿产、旅游等方面的特点,因地制宜,重点引进精深加工企业、资源开发企业,突出特色,打响品牌,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与产业优势结合,在延伸产业链,形成扎堆效应,增强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与区位优势结合,在扩大开放、重点引进上做文章。邻近城市、邻近大型工矿企业的地方,要发挥"近水楼台〞优势,着力于配套城市开展、效劳企业,甘当配角,发挥自己。与国企改革结合,在

  -

  盘存量吸引增量上做文章。引进有实力的投资主体来重组,充分利用知名企业在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盘活企业,变闲置资产为开展资本,增强开展活力。

  在抓好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启动县域民间资本,激发本地群众的创业热情,使招大商顶天立地与启动民资铺天盖地相得益彰,增强县域开展自主动力。

  (四)深化机制体制改革,优化县域开展环境。围绕当前制约县域经济开展的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为县域经济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适应形势开展的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从无所不为的政府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政府,从热衷于审批的管制型政府转变成为致力于效劳的效劳型政府。强化职能部门效劳意识,健全一条龙效劳体系;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凡事由市场调节、企业自己决定、中介机构能提供效劳的事项,政府坚决退出不再干预,彻底改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努力为各类开展主体创造良好的开展环境。

  二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将城乡二元构造的调整作为财政对经济构造调节的着重点。财政要把降低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公共效劳资金的投入作为主要切入点和手段。加快建立规*的转移支付制度,扩大具有均等化作用的转

  -

  移支付规模,着重从政府公共效劳方面缩小地区差距。完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财政对收入差距的调节。

  三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确立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主导地位。银行和农信用要善于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主动增加支持符合借款条件的客户,对于中小企业客户群,要分类指导,改善效劳质量,加大贷款营销力度;树立长远开展的观点,不断高速和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提高授信额度,适当下入垡审批权限,放宽贷款期限,尽力满足县域经济开展合理的资金需求。要有刚性的信贷投放方案,明确每年支持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方案,不因政策调整而随意减少信贷投放,确保资金取于本地,用于本地。

  四是放宽县级管理权限。当前,县级的审批权限小,审批程序和手续繁锁,是影响县域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适当下放管理权限,给予地方更多的开展自主权,进一步调动地方经济开展的积极性,使县级政府能够在一个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里,从本地实际出发,用足、用活这些政策。

篇三: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些建议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县的经济,我认为应该努力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一)把解放思想作为推动跨越的第一动力

  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上的领先,必然是思想观念上的领先。针对目前部分干部群众“不思跨越、不敢跨越、不会跨越”的种种思想表现,重点从两个方面入手狠抓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第一提升境界,鼓起跨越发展干劲。二是克服散漫思想,增强勇往直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三是克服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的畏难思想,增强百折不挠、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克服临时观点、不干硬活的无为思想,增强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的事业情结。五是克服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短视思想,增强超越自我、干大事业、当大老板、做大贡献的发展意识,六是克服泄气思想,增强矢志不渝、奋力赶超的雄心壮志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跨越的第一抓手

  事实证明,地方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上项目是必然的选择,没有项目建设就很难谈到发展。我们要在全县再掀项目热,再兴引资潮,努力形成全区上下人人热心引资上项目,关心引资上项目。要求各级干部要有抓不到项目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劲头,自觉将引资抓项目作为自己从政的第一职责。捕捉到信息,就要穷追不舍、力争引来;引进了项目就要热情扶持、周到服务,力促早建成,早投产。靠项目

  支撑来推进工业化,完善产业化,加速城镇化。

  经济能不能搞上去,核心在工业化。与南方先进地区比,我县工业化的水平还差得远。为了加快发展进程。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县要努力形成“工业化集群”,打造发展工业化的基础平台,培育强势产业,形成强势支撑。

  (三)、借鉴外地经验,加速推进城镇化

  1、在建设上出精品。按照全区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坚持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使新区每一处建设都成精品。要求当前要抓紧做好道路、电力、供水、供热、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区开发扩展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拉开城镇框架,特别是要抓好行政中心、广场等标志性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开工建设,每个建筑都要各具特色,自成景观。突出以人为本,做好"绿"字文章。新区建设要留足绿化空间,高质量搞好绿化美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政府引导的办法,高标准建设新区特色住宅楼群,塑造城镇亮点。同时以新带旧,加快旧城改造步伐。

  2、在筹资渠道上多元化。先进地区发展城市(镇)化,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察北,单靠政府出资搞建设,显然不现实,必须走多元化路子。一是坚持以地生财。坚持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进一步加大储备力度,加强土地收购和招拍挂工作,变“黄土”为“黄金”,最大限度地增加土地收益,用于城镇建设。二是坚持招商引资借力建镇。进一步扩大招商领域,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活跃房地产开发。三是根据实际

  政府适度举债经营。充分运用银行贷款,特别是政策性贷款,进行一系列大的开发建设,做到“借鸡生蛋”、“借梯上楼”。四是坚持政府引导,带动激活社会资本。引入社会投资,激发城镇建设的活力。建筑单位垫资要稳妥可靠。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让有实力的企业来干,能守约守信,能垫得起,又不引发其它矛盾。

  3、在管理上高效能。“三分建、七分管”,针对该区环境"脏、乱、差"老大难问题,要求各级借鉴外地经验,要下大力进行区容环境综合整治,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城镇环卫、给水、排水、物业要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分片承包,分段定责,绩效管理。切实提高城镇管理效率和水平。

  当前,全县正处于加快突破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抢占先机、争取主动,必须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拼敢搏,以思想大解放推动经济大发展。

篇四: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的措施建议

  1、统筹城乡建设,抓好城镇、产业、投融资“三大平台”建设。构建县域重点镇,中心村和特色村融合发展的城镇体系,坚持“以市带县”模式,打造“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推动县域分类发展,城乡加速融合。

  2、统筹区域发展,抓好特色、民营、集体经济“三驾马车”驱动。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全力扶持支持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县域营商环境,让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敢投,群众稳步增收。

  3、统筹民生福祉,抓好交通、商业、公共服务“三大体系”的构建。加快推进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内畅外联,互联互通了,特别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县域商业的体系,推动乡村传统商业网点改造和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强县域普惠性、基础性的公共服务民生建设。

推荐访问:对县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发展 意见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