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9篇

篇一: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主要问题及对策

  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__市两区社区通过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不断夯实基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不足

  我国社区居委会从法律上定性为居民自治组织,而在实际工作中,出于社会管理需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政府却在持续向其转移行政事务。近几年来,由于一些政府和部门对社区地位和功能定位不够准确,政府职能部门习惯把社区作为政府的“腿“,将各种行政性工作任务下派到社区,同时,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事务也大量沉淀到社区,使居委会不堪重负,导致社区居委会台账资料多、调查报表多、会议活动多、证明盖章多、检查考核多,行政色彩相当浓厚,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履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责。当前繁杂的社区工作任务,令身兼数职的社区工作者分身乏术,难以系统、持久地给求助居民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社区多元主体关系有待理顺

  区部门、街道、社区各层级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明确,关系也未完全理顺。街道作为派出机构,权责错位矛盾比较突出,街道运行中依赖于财政投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还不强,街道层面各类执法、协管员队伍缺乏统筹协调、各自为战的情况一定程度存在。社区居委会行政负担较重,自治空间较小,影响为民服务的质量。目前社区工作更多的体现为搞活动、下命令、定指标,没有持续影响力。过于注重事后管理、过于注重硬性手段,导致许多现实问题在现有体制下难以有效预防解决。

  (三)社区工作队伍不稳定

  近几年来,社区工作领域逐步拓宽,工作对象不断扩大,随着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对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当前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定位不明确,收入待遇偏低,加上没有建立稳定的薪酬保障体系和工资增长机制,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__市__区和__江区虽然多次调整了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工资福利待遇,但扣除各种应缴保险费用后,实际收入只有1200元左右,仅能勉强维持个人基本生活开销,难以养家糊口,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相比差距甚大,导致人员流失严重。如__区2012年和2013年公开招录的40名大学生社区居委干部中,目前相继有11人向所属街道递交了辞职报告并已审批。工作队伍的不稳定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居委会的工作效能。

  (四)社区共治网络发展不均衡

  区、街、社三级纵向式社区组织构建,和上头大、下头小的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导致社区在组织形式上具有封闭性、机关化、行政化的特点,和开展社区工作要求的开放性、基础性特点不相适应。表现在社区层面设置的各类站、室、中心等服务和活动载体,有不少资源没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各类人员由不同部门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难以收到良好的整体效果。更主要的是社区党组织的工作仅局限于社区居民层面,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不紧密,组织设置比较单一,工作领域相对狭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能力、管理服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以及整合区域内

  各种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领导核心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五)社区形态的复杂性、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不协调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城区拆建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商品房小区,原国有企业社区衰落,外来工聚居地城中村,老城区在拆建中变零落。在这种大环境下,同一个社区包括了多种形态,高楼大厦与低矮平房并存,居住其中的人员需求相差甚远,社区形态复杂性与多样性,给开展社区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新兴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逐渐形成群体意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冲突一旦发生,社区或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马上被推到风口浪尖,但在现行政府体制中,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往往一些小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像城市管理部门与小贩之间,本地人与外来工的关系,业主与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容易造成一些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六)以行政为主导的社区工作模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

  城市社区工作,以服务城市居民为工作对象,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这种对上负责、宏观指导的指导思想,与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带来的对下负责、微观帮助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导致社区工作在服务对象的细分和分类指导方面线条比较粗,对弱势群体的帮助方面,属于“你有求、我才去帮“的被动式的服务。没有主动从弱势群体的角度切入,更有效调动和整合所有的社会资源,推动社区、社会的助人自助的观念和风气的形成和以人为本理念的真正落实。在社区,社区工作更多地表现为具体的事务。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具体事件考验着社区工作者的思维、处置、应对等能力,对社区工作者的知识、水平和从业技术的要求也非常高。传统

  的遇事和稀泥或双方各打50大板的粗放型处理办法,受固有思维习惯影响,先入为主,轻易表态、做批评、做道德批判,不愿或难以花时间真正去了解、去倾听,就难以真正对服务对象产生实质帮助。对服务对象特别是弱势群体存在居高临下的心态,没有与求助者建立平等的关系,并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倾听、共情,就必然影响工作绩效,严重的甚至会损害社区的形象。

  二、构建完善社区治理模式的对策

  新形势下,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做好社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__市的实际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社区建设。

  (一)加快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进程

  建议在__市城区居委会设立试点,以推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职能分开作为社区规范化建设重点,对社区目前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规范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服务站的职能,切实解决长期以来社区职责不清、行政事务负担过重等问题。实行行政事务社区“准入制“,拦截、过滤政府下达的大部分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任务。同时,把区直直接为群众、企业服务的行政职能赋权于街道,增强街道的服务力、执行力。

  (二)政府转变职能,主动适度放权

  一是强化加大政策扶持培育,积极鼓励和支持社区民间组织的成立,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和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兴办公益事业,并为之提供

  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支持。建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和扶持基金,特别是对新兴产业、民生产业等领域的新社会组织,在创办之初给予资金扶持,并依据社会组织的服务类型制定税收优惠扶持政策。二是大力推行“议行分设“。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发挥政策制定、资源提供和服务监管的职能,而具体运作可由社会组织实施。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一些适合市场运行的社会服务事务,如社区居家养老、环境卫生、治安巡逻等交由发展成熟的社会中介组织承担,政府则负责对其运作进行监管。三是对社区社会组织放权。街道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培育领军型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通过让渡公共事务、购买服务等方式,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自立自强的发展空间。

  (三)提升社区干部治理能力

  立足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不断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大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一是明确社区工作者的配备标准。推行网格化管理,按照200至400户左右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2名网格社工,作为“全科医生“负责收集社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服务居民群众等工作。二是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办公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三是促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能力素质,使原有的社区工作者更快地完成角色转换,更好地胜任新时期社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四)社会组织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针对居民的公

  益性需求,通过社工、志愿服务组织提供专业社工、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助学助困等公益性服务。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机制、新领域。以求助电话、社区服务网站和短信为载体,构建一个覆盖全市、辐射城乡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24小时全天候提供生活类、资讯类、事务类、电子商务类等多项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服务求助网络。参照嘉兴市建立__社区服务平台,推行城市社区10分钟服务圈,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打造“一键通“应急呼叫系统。同时,建立服务成效回访评估机制。定期回访项目执行情况,了解居民需求,保持项目创新性和长效性,提升居民参与度和满意度。

  (五)完善社区管理制度。

  一是职责规范化。制定下发《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城市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解决社区建设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明确社区的职能定位、内设机构、运行方式、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理顺与区直部门、居委会的关系。二是管理制度化。参照贵阳市制定《城市社区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导意见》、《新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社会管理工作问责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出台《社区管理暂行办法》、《城市社区工作条例》,建立以年度目标和项目化运作为基础的任务分解体系,以专项财政经费和预算增长机制为核心的财政保障体系、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的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以工作绩效排位制和责任追究制为重点的实施监督体系,推动社区健康有序运行。三是建立公共财政的保障机制。如__新区在2007年3月颁布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管理与服务财政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__区在2010年也颁布了《关于加强街道社区管

  理与服务财政保障的实施意见》,从预算管理、经费保障、财力支持等方面不断提高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六)社工模式引入社区工作

  传统社区工作是用经验型、传统型的群众工作的手段,把居民群众当做工作对象,社工模式更偏重开发弱势群体的潜能、自助和他助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工作,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区人际之间的支持和合作,达到共同提高。以人为本的社区工作,是一个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法和促进社区居民成长发展的过程。通过个案工作,结对帮扶、同辈教育等方式,既能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又促进社区居民个人成长,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达到个人转变,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新的价值观,使他们成为更适应社会生活的积极角色。在服务中,贯彻社会工作原则,以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在服务中,做到倾听、共情、接纳、不做道德判断,个别化和当事人自决,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帮助、扶持、助人,人与人之间的链条连接的更加紧密。让社区居民在不断反省自己的处境,寻找内在与外在的资源,建立自信和新的目标,最终达到主体意识的提升和个人的成长。

  (七)不断提升社区共治的能力

  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工作。在社会构成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以单一的组织或人员队伍完成纷繁的社区工作的全部内容已经非常困难。通过招募志愿者,把一双手变成百双手,有效地解决了工作有人做的问题。使志愿者成为推进社区发展的主力军,依靠志愿者人员来做大量的教育和服务工作,有利于社区工作者专注于组织和管理。使一些原来受助的居民,通过他助、互助、自助到助人,成为社区积极的力量。在社区中发展

  志愿者队伍,还为实现社区的自治,培养社区的骨干力量打下好的基础。二是培育社区意识,激活社区共治的动力。积极培育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塑造公共价值认同,增强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要让参与者分担责任,增强社区成员的公共责任意识,从而凝聚共识。建立社会评价机制,即组织社区代表、专业队伍第三方组织、社区团队、知名人士通过各种形式征求他们对社区服务项目等公共议题方面的意见建议。

篇二: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2019-10-11摘要:加强城市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民群众的?产?活,直接影响城市的对外开放和投资环境。如何加强科学管理,全?提升城市管理?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关键词:城市管理

  问题

  对策

  建议?、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1.对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作中,往往是“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如车辆乱停乱放乱闯,城市??癣得不到根治,流动摊点、娱乐噪声扰民,公共绿地和空地被侵占等等。这些现象,不仅有建设的问题,更主要的是管理的问题。2.城市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整与城市管理制度的制定?民主、公开和公正并存。我国城市建设和管理没有?部综合的法律,还没有形成体系,更满?不了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管理制度的制定往往由?政主管部门具体制定,呈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即可。由于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缺乏公开性和民主性,没有普通公众的参与,因?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往往缺乏公正性。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城市管理制度很难得到体现。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主要表现在:?是规划滞后。在城市规划中,没有配套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数量充?的公益设施。?且,由于规划的严肃性不够,监管?度不?,已规划了的公益设施也不能保证建设到位。?是市区道路?络不畅。市区“断头路”,“丁字路”较多,交通拥挤处没有??过街天桥,造成道路交通堵塞。三是道路地下管线建设滞后。如电信、供?、燃?、电?等没有配套到位,经常发?开挖现象。四是公益性基础设施不?,?帐太多。如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和沿街果壳箱设置等远远达不到要求。4.城市管理缺乏长效性。由于城市管理的动态性、反复性,加之管理?员和经费的不?,城管?员在城市管理中往往是打“突击战”、“疲劳战”,形不成长效管理的格局,?些长期困扰城市环境?貌的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遏制。5.城管执法环境差,执法难度?。在众多的?政执法部门中,城管执法的难度是最?的。???由于城市管理的对象成份复杂,?些??化程度较低,法制意识淡薄,认为??不偷不抢,做?意不违法,当执法?员依法进?管理时,跟执法?员胡搅蛮缠,甚?破??骂,阻挠执法。另???因为城市管理的对象?多是弱势群体,部分??活确实困难,以流动经营作为谋?的?段,?些市民尽管强烈要求有?个优美、整洁的?作?活环境,但?受同情?驱使,盲?同情违章经营者,??指责城管执法?员,在?定程度上助长了被管理者的抵触情绪6.背街?巷、旧?区仍然是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弱项。从整体情况看,城区主?道路?建设和道路两侧建筑、绿地、微景观建设等均取得了较?进展,城市?貌有了很?改观,但是,城市中的背街?巷、旧居民?区因为维护经费投?不?、改造速度较慢等原因,?化、破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阻碍了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7.城市管理体制仍然需要进?步理顺。主要表现为市与区、区与街道、村(居)在城市管理中分?还不细,职责还不很清楚。在绿化管理??,园林管理部门与执法部门不是同?机构,如遇到破坏绿地或砍伐树?等问题,园林管理部门因为没有执法权,?法实施有效管理。8.市民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步提?。由于部分市民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长期规划、管理制度等认识不?,部分市民素质较差,导致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作中,遇到了?些阻?。随意践踏绿地、砍伐树?情况时有发?,故意损毁公共设施屡见不鲜;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摆摊点等?为,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了城市良好形象。9.社会参与程度不?。?前的城市管理已呈现“?城管”格局,单单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彻底实现全?的城市管理,?由于宣传、教育等??的原因,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不?,?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企业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不?,还没有完全引?竞争机制。?、加强城市管理的对策与建议1.提?各级领导对城市管理的认识,把政府履?城市管理职能摆在突出的位置。?先,要确定城市管理优先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把城市管理纳?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政府?标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作计划与任务,定性与定量,务虚与务实的?略性调整。2.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根据我市区划调整的实际,结合城市管理?作的实践,城市管理必须实?“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络”的体制。3.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城市公益设施建设。在我市新?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要抓紧进?城市道路交通?络、供?排?、环境卫?、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区规划的编制?作。根据规划及时建?城市公益性基础设施项?库,以规划建设的时序来安排指导基础项?建设的先后顺序,切实改变项?建设的随意性。

  4.建??效能的城市管理运作机制。?是要建??标管理责任制。?是建?社会参与机制。三是建?综合考核监督机制。建??政监督机制,把城市管理绩效作为考评各级政府和相关责任?政绩的主要指标。建?舆论宣传监督机制,利?报纸、?播、电视等?众媒体,?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5.强化市民教育和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1)坚持以?为本,?泛、深?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切?作的最终决定因素,城市管理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市民素质的提?。必须坚持以?为本的原则,运?各种途径和?式强化对市民的宣传教育。(2)建?健全执法保障机制。?是财政保障。?是城管执法公安保障。三是强制执?保障。6.加快旧城改造,解决背街?巷、旧?区存在的遗留问题。背街?巷的破损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影响了居民的?活,建议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城区所有背街?巷进?梳理排队,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逐条解决。7.进?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1)职能定位要准确。?先在形式上,避免?向两个极端:即事?巨细、统办统揽的职能定位极端;全盘推向市场、由市场主宰的职能虚位极端。合理的职能定位,?是能体现出宏观指导性,如订?法律规章、颁发政策等;?是能体现出市场性。(2)价值取向上,应该体现出“强其所应强、弱其所应弱”的职能定位。(3)在组织机构的数量上,应该体现出精简性。在城市管理机构的设置中,应按照最低数量原则设置部门和职位,科学地分解职能,减少职位设置,杜绝闲职和冗员,做到每个职位都定事定责。加强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中专业执法部门较多,有?政执法职能就要成?执法队伍,不仅政出多门,?且横向配合与衔接?直是?个薄弱环节。按照城市管理内在统?性的要求,加强综合管理势在必然。8.加强精神?明建设,努?提?市民素质。从城市管理来说,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都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的问题,加强精神?明建设,提??的素质,是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明城市需要?明市民,要建?明城,先育?明?,?的思想道德和科学?化素质决定其精神状态。要把市民的?明教育,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明活动,作为城市管理和精神?明建设的基础。9.坚持依靠?民管理城市,提?社会参与城市管理程度。要管理好?座现代城市,必须坚持以?为本,依靠???民来管理,要注意调动各??的积极性。10.实?数字化城管,精细化管理城市。利?信息化?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城管部件和城管事件信息,促进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的信息化措施。城市管理是?项复杂的系统?作,也是?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实际,更新理念,?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城市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不断优化区域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活?平的提?,城市管理?益显?出其民本、规范、服务、效率的特征,城市管理?作必须从全新的?度、更?的起点,来审视、反思和完善。注:本?为?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场?关。0好?章需要你的?励你需要服务吗?提供?对?服务,获得独家原创范?了解详情期刊发表服务,轻松见刊提供论?发表指导服务,1~3?即可见刊了解详情被举报?档标题: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被举报?档地址:

篇三: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第一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继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5月23日对我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检查后,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迅速展开治理行动。通过近几天时间的整治,成效显著。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

  区检查组领导5月23日上午来我校督查后,学校领导非常重

  视,彭东林校长立即召集校务班子成员,亲自主持召开整改专题会,研究了整改措施,并要求分管后勤的副校长亲自挂帅落实整改措施,主抓学校爱卫工作的政教处配合落实;当天下午还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通报了区环境综治办领导检查我校的情况及校务会议精神,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全校上下一起行动,保证按时完成好整改任务。

  二、多措并举,迅速整改

  1、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利用校园广播,召开全校广播大会,经常性地对全校学生进行了爱卫教育,要求同学们热爱学校,自觉保护校园环境,做到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吐口痰,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自觉将食品袋、果皮、纸屑等放入垃圾桶内。各班要抓好“二、五”大扫除和天天小扫,课间保洁的清扫工作,班主任将学生的爱卫教育纳入班会的主题教育活1动中去,让广大学生懂得爱护环保的重要性,人人参与到爱卫活动中去,共创洁净优美的校园。

  2、集中行动,彻底整治食堂、厕所环境卫生。

  一是重新粉刷了学校食堂的墙壁、安装了新的排气扇、清新了墙

  面上的玻璃、添置了灭蝇灯,整个食堂焕然一新。还要求伙食团工人定期对食堂进行大扫除、小扫除。二是针对厕所地面较脏,尿槽有尿迹、尿垢等问题,买来厕所专用清洁济清洗了尿槽。且要求每天冲洗,每节下课后到厕所保好洁,做到厕所随时干净、无杂物。每周用洁厕剂将大便槽、小便槽进行了彻底冲刷,彻底清除污垢。三是对全校的垃圾桶进行了大检查,换掉破烂的、添置新的。四是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竞赛测试。作了现场记录、拍了照,测试完比,组织人员对试卷进行了评改,对答得好的同志进行了表扬。

  三、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学校分管副校长、专门负责清洁卫生的政教处坚持每天对全校的清洁卫生要进行检查,作好记录,把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出来,对作得差的班级,要求马上重新打扫。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欢迎上级主管部门再次来校督查工作,进一步对我校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鞭策和促进。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还存

  在着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四化”标准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还有

  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群众主动参与不足。当前,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

  作一定程度上呈现党、政“唱主角”群众参与少的“上热下冷”的状况:一方面,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全

  力推进工作;另一方面,面对新时期群众宣传工作和社会管理

  工作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因手段和条件受到限制,涪城区

  宣传引导群众的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进而导致群众维护

  环境卫生面貌和城市管理秩序的自觉性、主动性不高、主体作

  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工作的持续、全面开展。

  (二)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城中村”的垃圾柜、路灯、排

  水管

  道、停车点等市政基础设施匮乏,不仅给群众日常生活带

  来诸多不便,也不利于改变市民的陈旧的环境卫生意识。纳入

  城市管理的近郊乡镇居民生活垃圾却仍由乡镇自收自运,缺乏

  垃圾中转站和密封式垃圾清运车等设施,不仅增加了垃圾转运

  成本,而且沿途洒落的垃圾还造成了二次污染。

  (三)死角盲区管理难度大。一是“城中村”小区的生活

  市场和开放式小区(主要是御营新村小区)不仅基础设施条件

  落后,管理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较差而且乱搭乱建、乱摆摊点、以街为市等现象突出。二是不少市属破产企业小区长期没有物

  业管理,既无保洁队伍,也没有环卫设施设备,脏乱差现象较

  为严重。如警钟街97院(原市木材储运站)海峰房地产开发公

  司地块乱搭乱建、饲养家禽,西山东路40号院(原市丝绸印染

  厂)宏杰房地产开发公司地块乱搭乱建等。三是城区“五小行

  业”(小商铺、小餐饮店、小理发店、小作坊、小旅馆)因硬件

  较差、从业人员卫生意识较低。而这些行业的有关证件的办证、监管均属市级有关部门,属地管理的效力受到影响。四是环卫

  清扫保洁出现盲区,临江市场外巷道、跃进东街(滨江路小学

  外巷道)等公共通道未纳入市政清扫范围;涪江二桥与长虹干

  道交汇处东北角地块(原属平武农业银行,后属市农业银行,现产权不明)、圣水南街三多寨东侧空地等房地产商尚未开发的土地变成了“垃圾场”。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当前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调

  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深入推进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最为关键的是调动广大干

  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一是在已经形成一定

  宣传教育态势的基础上,尤其要充分运用市级电视、电台、报

  纸和网络、短信等宣传媒介,继续通过设立评比公示栏、永久

  性固定宣传标语、宣传车、宣传画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的覆

  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提高市民的环境卫生意识,积极营造浓厚

  的舆论宣传氛围。二是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文明新风伴

  我行”、“城管小卫士”、“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组织

  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二)突出重点,持续抓好“六乱”治理。无论是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还是城市秩序管理,治理“六乱”都是一项必须

  常抓不懈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要节点、重点部位的清扫

  保洁,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难点部位的环境卫生

  管理,努力消除卫生死角。二是加强市容秩序管理,科学设置临

  时市场;进一步规范各类商家的经营行为,引导小商小贩入市经

  营;进一步引导广告规范发布,尽快拆除规划范围内的各类违规

  的店招及广告牌,解决乱涂乱画的顽症;加大废品收购站点的清

  理整顿,坚决取缔城区废品收购站点。三是强化“门前三包、门

  内达标”责任制的实施,市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绵44阳市“门前三包”管理办法》的要求,切实负责地做好各自的工作,共同改善城市环境秩序。

  (三)积极作为,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应加快

  城区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大幅度提升市场档次和管理水平;

  应把“城中村”小区和破产企业小区的治理作为当前工作的一个

  重点并纳入市管范围,切实解决下水管网、垃圾柜、小区生活市

  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力度,进一步

  做好“村改居”小区生活市场的摊位摊点的保洁工作。

  (四)健全机制,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力度。要建立市、区联动的创建工作机制,形成市区协调、责权明确、齐抓共管、统一高效的工作格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绵阳市创建工

  作“归口管理、产权负责”的原则,按照责任大口的分工,市

  级大口(部门)有关监管、执法部门和涪城区要按照相关规定

  和职责权限划分,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监管义务。二是

  逐步探索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新模式,尽快建设好破产企业小区

  的物业管理机构并配齐保洁队伍,充实街道、社区城管环卫队伍,健全工作网络。三是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市民教育、村规民约

  的作用,坚持教育引导与惩罚处理并重,大力宣传正面先进,狠抓反面典型曝光,对不讲文明、不守秩序的行为,要依法进

  行处罚,推动治理工作收到明显效果。

  (五)着眼长远,努力形成常态管理。要从构建长效机制

  入手,将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要针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修订补

  充有关规章制度,逐步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管理。二是要进一步45完善群众监督、媒体监督、行政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模式,广泛采取明察暗访、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和随机复查相结合等

  方式查找问题,督促整改。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及群众反映

  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整改不到位、造成严

  重后果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行政问责。2010年3月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

  江油市政协调研组

  江油作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试点县,在绵阳市委、市

  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

  准要求,强力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治理,城乡环境面

  貌明显改善。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社,对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城市环境整治明显好于农

  村,而农村环境卫生还没有太大变化,交通沿线整治的较好,偏远地方整治的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

  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

  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

  保农村环境清洁优美。

  一、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民参与的氛围不够。一是认为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脏、乱、差”现象在所难免,现在抓农村环境综合治

  理是不分主次,人为地将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割裂开来。二是认识不到位,把环境综合治理仅仅等同于“扫扫地”、“搞

  搞卫生”。实际上,灾后重建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作为重建灾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应把农村

  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把新农村建设与灾后重建

  结合起来,除了要求重建场地规范、整洁、有序外,更重要的是同步完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供排水管网改造等公共服务

  设施建设。三是没有发挥好群众在环境综合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一些乡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只是一项“突击任务”,是“机

  关的事”、“干部的事”,广大群众成了旁观者。忽视了环境综

  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着力培育广大群众的文明习惯和良好

  的卫生意识,通过共同创建与爱护优美环境,自觉形成爱清洁、讲卫生的文明理念,变“突击治理”为“日常习惯”。

  (二)基础设施配套不达标。通过“一建三清五改”,农村

  场镇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善。但是,清理后的垃圾、污水哪去了?一是垃圾处理不达标。除含增、青莲两镇

  交市上集中处置外,其他乡镇自建的垃圾堆放场均未通过规划

  建设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科学选址、科学设计和科学建设,未配

  备覆土压实设备。而这类集中污染源,如不能得到科学有效治

  理,其渗滤液、恶臭气体、蚊虫孳生污染更甚于田间地头散排。二是污水处理不达标。青莲镇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因唐

  家山堰塞湖泄洪损毁,其他乡镇均无建成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置

  系统。三是基础设施薄弱,人员配备不齐。绝大部分村组生活

  垃圾收集、清运、处理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未启动,也

  没有安排垃圾清扫、清运人员。部分修建了垃圾池的村组,由

  于没有确定具体清理人员,也没有安排专门经费,未能及时清

  运,导致一些地方垃圾池堆成了垃圾山。再加上一些村修建的垃圾池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垃圾围子,没有池盖,纸屑和塑料袋

  照样随风飞舞,下雨时,垃圾池里污水横溢,污染非常严重。

  (三)经费筹集困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对农村环境治

  理没有专项投入,而绝大多数村组负债累累,且集体收入没有

  来源,乡镇财政仅能保运转,省市的相关专项经费有限,满足

  不了需求,且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是以项目资金下达,集中分布

  在极其有限的示范村,绝大部分村组没有必须的资金支撑。

  (四)村民陈规陋习改变困难。一是文明卫生观念淡薄。部分村民对环境卫生要求不高,对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和影响

  人身健康等方面认识不足。二是村级组织自治不力。很多自然

  村还没有建立《卫生公约》,多数村的《村规民约》对环境保护、53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没有作具体规定。收集点的垃圾不能日产

  日清,公共场所无人打扫,无人监督管理或监督不力,导致保

  洁效果差。三是宣传教育不够。各

  级各部门开展面向农村、农

  民的环境卫生的宣传很少。

  二、几点建议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变

  突击任务为日常工作,需要从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长效

  机制入手。

  (一)建立健全科学重建机制。加快灾后重建必须以科学

  重建为前提,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统筹建设。按照“四

  化”标准,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乡镇公共

  服务设施。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结合农村

  道路、农村庭院以及畜禽养殖治理,大力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并与“改厨、改水、改厕、改圈舍、改道路”同步实施,有效

  治理环境“脏、乱、差”。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各级党政

  领导要切实加强对联系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二是实行环境综合治理“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人具体办,治理成果与目标任务

  考核挂钩。

  (三)建立健全教育引导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和宣传栏

  等多种方式以及制订完善《村规民约》等,让环境综合治理进

  社区、进村组、进企业、进学校,让群众自觉成为参与者,让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倡导和谐”成为时尚和习惯。二是大张旗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

  动,树立文明卫生榜样,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综合治

  理积极性、主动性。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建立健全财政

  稳定投入长效机制,将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治理机构

  正常运转;加强收费管理,做到“应收尽收、足额征收”;强化

  执法,环境综合治理罚没收入全部用于环境综合治理执法队伍

  和协管队伍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谁投资、谁受益”,鼓励

  民间资金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基础设施保障。江油市

  地域狭长,“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置模式不

  适合江油的实际,而每个乡镇各自建设填埋场,不仅财力浪费

  巨大,也难以选择符合要求的建设场地。建议政府组织规划部

  门科学选址建设10个左右的填埋场,辐射周边乡镇。

  在生活污

  水处理上,建议人口较多且位于城市饮用水源涪江上游的武都

  镇规划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其他乡镇可选择建设投资小、运

  行管理简单的生活污水沼气厌氧处理系统。

  (五)建立健全综合治理队伍建设机制。一是建立执法队

  伍。建议由政府规划建设部门授权各乡镇组建管理队伍,推行

  乡镇委托执法。二是建设环卫保洁队伍。充分利用公益工作岗

  位,充实乡镇(村、社区)清扫保洁员队伍。同时,充分发挥

  乡镇场镇退休职工、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等环卫协管员的作用,划片分区包干,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三是深化环卫队伍改革。实行“管理”与“清扫作业”分离,把清扫转运推向市场,做

  到市场化、公司化运营,政府只保留环卫管理职能和少量管理

  人员。

  (六)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一是明确责任。要明确政

  府主管部门的责任、乡镇政府的责任、社区村社的责任、单位

  业主的责任,做到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合力推进。二是严格

  考核。要把队伍建设管理,硬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制订与落

  实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促进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深化。三是

  定期督查。目督办、监察局、综治办要定期督查,发现问题要

  限期整改,逾期严肃问责。

  第三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xx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武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武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度的紧急通知》(市城乡环境治理办?2011?34号)精神,现将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经过排查,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容秩序管理不到位,出摊占道现象在老城区较为严重,流动商贩较多,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多,商店招牌不规范,“牛皮癣”广告较多,绿化带有裸土现象等。二是环境污染有待改善,生活垃圾清运有时不及时,有的道路两侧有白色垃圾,有焚烧垃圾现象,城郊结合部及农民集中

  居住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较差,有的河道沟渠有漂浮垃圾等。三是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商品货物摆放不整齐,环境卫生较差,市场秩序较乱。四是道路基础设施较差,“三烂“现象需要及时解决。

  二、整改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抓好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以“一看标准,二看变化”为工作指导思想,以环境治理“三个延伸,四个规范”为工作重点,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

  1.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由镇长xxxx亲自抓,分管领导xxxx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综合执法局、市容分局、各村(社区)、城建办、工商所、交警中队、派出所等单位和部门,履职尽职,通力协作,打好总体战。

  2.充实城管队伍,尽快招聘15名城管协管员,从派出所抽调2名联防队员到城管工作,交警五中队派两名交警驻镇整治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工商所派两名管理人员协助市场开展进行整治工作,各社区聘请两名劝导员协助本辖区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由综合执法局牵头,建立一支有力的城镇综合管理队伍,集中力量抓整改。

  3.做好经费保障,镇上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所需经费,落实保障,各村(社区)在公共服务经费中不少于4万元,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

  (二)加强市容秩序管理。

  1.整治出摊占道摊点和流动商贩,由市容分局牵头。一是规范临街商铺一律实行坐商归店;二是取缔新石路入场口和合兴桥边及正兴街内的流动摊点;三是规范金三角万源大道卖摩托车占用人行道;四是加大对出摊占道、流动商贩、“鬼饮食”、乱牵乱挂等现象的执法力度,做到“整洁、优美”的市容秩序。

  2.车辆乱停乱放治理,①由交警五中队负责,整治乱停乱放车辆,本月底前完成。按照设点划线规范车辆停放,同时,根据需要,增设人力三轮车停放点和机动车停放点,增划停车标线;②聘请停车服务

  公司按市场化运作,管理场镇车辆停放,努力规范我镇辖区交通秩序,规范车辆停放。

  3.商招店牌和“牛皮癣”广告治理,由市容分局负责,清除破损商招和“牛皮癣”广告,纠正不规范的店招,本月底完成。

  4.绿化带的治理,由新都新兴园艺场对绿化带的杂草进行清除,裸土补缺以及修枝等管护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三)、环境污染治理。

  1.搞好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由成都佳洁服务公司负责,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垃圾清运及时不拖延时间,在本月底前使环境卫生和垃圾清运明显改善。同时,按市场化运作,加强督查,保持街面、路面整洁。

  2.对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的建渣、垃圾杂物,由镇上组织人员进行集中清理,在本月底前完成。

  3.农村河道、沟渠、公路两侧的垃圾及时清理,由各村(社区)按区域划集中人员进行一次清理,疏掏沟渠,打捞河道垃圾,清理公路、河道两边的白色垃圾问题,在本月底前完成,努力实现河流水清、道路畅通。

  4.加强扬尘治理,大力治理建筑工地、商混搅拌站、道路修建工地的扬尘污染,加强对运输沙石、建渣车辆管理,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防治扬尘污染道路。

  (四)市场治理。

  我们对市场脏、乱、差现象开展集中整治,清除乱搭棚布,乱牵乱搭,乱摆摊点,规范商品摆放,增添环卫设施,增加清扫保洁人员,在本月底前改变市场环境面貌,下一步将按市场“三化”标准逐一进行改造。

  (五)集中整治“三烂”现象。

  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三烂”(环卫设施污损,市政设施破烂、户外广告及招牌破烂)治理,①对有破损的垃圾桶及时更换,有破损的垃圾中转房及时修补,垃圾桶不足的地方,及时增添;②户外广告及招牌有破损的及时更换,不规范的进行统一规范,取缔乱牵、乱搭、乱设置的广告、招牌,在本月底前完成,达到广告招牌规范、美观。我镇将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增添措施,强化长效管理,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使我镇城乡环境面貌有新的改观。

  特此报告。

  xxxx镇人民政府2011-05-23第四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xxxx镇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

  武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武委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建立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周报制度的紧急通知》(市城乡环境治理

  办?2011?34号)精神,现将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经过排查,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容秩

  序管理不到位,出摊占道现象在老城区较为严重,流动商贩较多,车

  辆乱停乱放现象较多,商店招牌不规范,“牛皮癣”广告较多,绿化

  带有裸土现象等。二是环境污染有待改善,生活垃圾清运有时不及时,有的道路两侧有白色垃圾,有焚烧垃圾现象,城郊结合部及农民集中

  居住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较差,有的河道沟渠有漂浮垃圾等。三是

  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商品货物摆放不整齐,环境卫生较差,市场秩序

  较乱。四是道路基础设施较差,“三烂“现象需要及时解决。

  二、整改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

  抓好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以“一看标

  准,二看变化”为工作指导思想,以环境治理“三个延伸,四个规范”为工作重点,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

  1.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由镇长xxxx亲自抓,分管领导xxxx具

  体负责此项工作,综合执法局、市容分局、各村(社区)、城建办、工商所、交警中队、派出所等单位和部门,履职尽职,通力协作,打

  好总体战。

  2.充实城管队伍,尽快招聘15名城管协管员,从派出所抽调

  2名联防队员到城管工作,交警五中队派两名交警驻镇整治车辆乱停

  乱放问题,工商所派两名管理人员协助市场开展进行整治工作,各社

  区聘请两名劝导员协助本辖区做好环境整治工作,由综合执法局牵

  头,建立一支有力的城镇综合管理队伍,集中力量抓整改。

  3.做好经费保障,镇上根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所需经费,落实保障,各村(社区)在公共服务经费中不少于4万元,作为城乡

  环境综合整治专项经费。

  (二)加强市容秩序管理。

  1.整治出摊占道摊点和流动商贩,由市容分局牵头。一是规范

  临街商铺一律实行坐商归店;二是取缔新石路入场口和合兴桥边及正

  兴街内的流动摊点;三是规范金三角万源大道卖摩托车占用人行道;

  四是加大对出摊占道、流动商贩、“鬼饮食”、乱牵乱挂等现象的执

  法力度,做到“整洁、优美”的市容秩序。

  2.车辆乱停乱放治理,①由交警五中队负责,整治乱停乱放车

  辆,本月底前完成。按照设点划线规范车辆停放,同时,根据需要,增设人力三轮车停放点和机动车停放点,增划停车标线;②聘请停车

  服务公司按市场化运作,管理场镇车辆停放,努力规范我镇辖区交通

  秩序,规范车辆停放。

  3.商招店牌和“牛皮癣”广告治理,由市容分局负责,清除破

  损商招和“牛皮癣”广告,纠正不规范的店招,本月底完成。

  4.绿化带的治理,由新都新兴园艺场对绿化带的杂草进行清

  除,裸土补缺以及修枝等管护工作,本月底前完成。

  (三)、环境污染治理。

  1.搞好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由成都佳洁服务公

  司负责,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垃圾清运及时不拖延时间,在本月底前

  使环境卫生和垃圾清运明显改善。同时,按市场化运作,加强督查,保持街面、路面整洁。

  2.对城郊结合部、背街、小巷的建渣、垃圾杂物,由镇上组织

  人员进行集中清理,在本月底前完成。

  3.农村河道、沟渠、公路两侧的垃圾及时清理,由各村(社区)

  按区域划集中人员进行一次清理,疏掏沟渠,打捞河道垃圾,清理公

  路、河道两边的白色垃圾问题,在本月底前完成,努力实现河流水清、道路畅通。

  4.加强扬尘治理,大力治理建筑工地、商混搅拌站、道路修建

  工地的扬尘污染,加强对运输沙石、建渣车辆管理,杜绝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防治扬尘污染道路。

  (四)市场治理。

  我们对市场脏、乱、差现象开展集中整治,清除乱搭棚布,乱

  牵乱搭,乱摆摊点,规范商品摆放,增添环卫设施,增加清扫保

  洁人

  员,在本月底前改变市场环境面貌,下一步将按市场“三化”标准逐

  一进行改造。

  (五)集中整治“三烂”现象。

  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三烂”(环卫设施污损,市政设施破烂、户外广告及招牌破烂)治理,①对有破损的垃圾桶及时更换,有破损的垃圾中转房及时修补,垃圾桶不足的地方,及时增添;②户外广告

  及招牌有破损的及时更换,不规范的进行统一规范,取缔乱牵、乱搭、乱设置的广告、招牌,在本月底前完成,达到广告招牌规范、美观。

  我镇将针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吸取教训,认真整改,增添措施,强化长效管理,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

  作,使我镇城乡环境面貌有新的改观。

  特此报告。

  xxxx镇人民政府

  2011-05-23第五篇: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改落实情况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

  12月22日,区城乡环境整治督导检查组对我乡环境检

  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我乡高度重视,迅速组织人员整

  改落实,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乡党委、政府,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非常重视,迅速召开

  全乡干部和各村三支干部会,再次强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作出要求:

  1、由乡督促管理,各村组

  具体落实,迅速对龙滩招呼站附近的垃圾和公路边的卫生进

  行彻底打扫清除。

  2、对区政府楼后城中村罗回2组有个别

  农房雨棚搭建不规范的现象,由卢乡长牵头,联合罗回村支

  书张文容、罗回村主任徐平、罗回2组组长一同协助农户拆

  除不规范雨棚。

  3、各村辖区内所有垃圾集中堆放,并及时

  拉运。

  4、规范好罗回老街车辆秩序。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再次通过广播宣传《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制作宣传标语5幅,调动居民户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整改结果

  目前,我乡龙滩招呼站附近的垃圾已全面清除,公路边的白色垃圾已不复存在;区政府楼后城中村罗回2组农房搭

  建不规范的雨棚已全部拆除;街道卫生整洁、车辆停放整齐有序。给全乡人民创建起了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篇四: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乡以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加强县乡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县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县乡在城市规模扩张方面成效明显,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历史欠帐较多,建设滞后,还属于小城小规模,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道路狭窄,城区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垃圾中转站和投放点欠缺,公厕数量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手段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农贸市场数量不多,布局不尽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备。一些维修店、作业加工店、服务洗车店、废品收购站等不符合营业前置条件,如室内无场地占道经营作业,洗车店不设沉淀池,污水直接排放下水道或河道,餐饮店达不到前堂后店要求,油烟未经处理自然排放等等。三是部分住宅小区内部功能不全,车库、停车场、垃圾池等必须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生活。此类情况特别是在亚中商城亿家超市及其对面的菜市场周边比较严重。

  (二)市容秩序比较混乱。一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均存在流动摊、店外摊占道经营,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部分专业市场内部管理不到位,不少经营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机动车辆乱停乱靠、乱上人行道,行人不遵守交规,青年路随意横穿马路等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广告设置随意性大。一些商家在部分路段随意悬挂广告牌,或在店铺门前占道摆放招牌,乱贴乱画、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还未彻底根治。特别是电线杆,小区过道、电梯内乱涂乱画乱贴。

  .(三)市民环境卫生意识不强。部分居民特别是沿街住户随意倾倒生活垃圾、排放污水,临街商户、饮食店存在门前乱扔乱堆垃圾现象;建筑施工车辆轮胎带土运输,撒漏时有发生;部分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清扫保洁不落实,存在卫生死角。联汇市场内居民和商户在一起居住,生活和经营环境较差,(四)违章建筑问题突出。一些居民私自圈地建房,不仅破坏城市规划,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少数居民在屋顶违章搭盖加层,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景观。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城市管理观念落后,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片面,认为城市管理就是一般意义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是维护城市规划建设功能不异化的手段,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观念较重。特别是当前城市规模加速扩张,各级愈来愈重视建设的速度,强调建设的效率,而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意识不强,直接影响了城市管理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二)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城市管理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乡县就业再就业形势还比较严峻,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没有找到固定工作时,大多以各种低层次的生产方式谋生,例如摆摊设点、修理、开小餐馆等等,这些经营活动往往是滋生违规违章现象的“温床”。当前,这些弱势群体是城市管理的难点和焦点,有关部门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执法;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使得城市管理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处于两难的境地。

  (三)城市管理体制不顺,长效管理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建设、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环保、民政等多个部门。长期以来,由于权责不清、各自为政、执法交叉,极易出现重复管理和管理真空,致使部分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久拖不治,或久治不愈。同时,一些相关职能部门还存在“城市管理是城管部门的事,管理好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难以形成管理合力。

  党建文档交流

  .(四)城市管理法规不完善,行政执法手段受到限制。目前,对城市管理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实体法出台,只限于一些条例或地方制定的规章、办法。而且,有的法规规章条款标准不明确,对某些行为只有禁止性条款,没有详细处罚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在城市管理的实践中,有许多影响市容市貌和市民生活的行为,因为在治理方面缺乏法规依据,使管理者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导致许多违章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影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市民城市意识比较淡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目前,县乡对市民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还很不够,市民爱护城市、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还很淡薄,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倒、乱搭、乱建的现象还十分突出,人为破坏、盗窃公共设施的行为时有发生。一方面,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希望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而另一方面,当城市管理与个人利益出现矛盾时,市民的自我约束能力就会下降,公共意识往往被抛在一边。

  三、加强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城市管理理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创新城市管理理念上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强化“三项职能”,实现思维的“三个转变”。一是要强化调控职能,立足打基础、管长远,由侧重于管人、管事、管物转为更加重视改善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城市管理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思维转变。二是要强化服务职能,一切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实现城市管理从效益至上向服务至上的思维转变。三是要强化监督职能,健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执法监督体系,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实现城市管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

  (二)统筹规划,完善设施,大力夯实城市管理基础。要坚持以规划为纲,把城市管理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实行同步规划,同步推进,从源头加强城市管理。同时,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规划,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

  一是加强环卫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加快垃圾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垃圾收容器及公厕的规划布点与配建步伐,提高环卫保洁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停车场的规党建文档交流

  .划与建设。要着眼城市长远发展,合理布局城区停车场,老城区要适度开辟,新区要预留空间,缓解城区交通管理与停车压力。三是加强行业市场的规划与建设。要将农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洗车场、机动车修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

  划,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批实施,打造分类合理、特色鲜明、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各类专业市场。

  盘活资源,市场运作,切实突破城市管理资金瓶颈。要加大经营城市力度,转变城市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解决城市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投资主体要实现多元化。政府要由城市管理的直接投资者转变为引导投资者,通过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管理活动,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二是城市资源要实现商品化。将无形资产有形化,推行街道广告经营权、公共设施冠名权、出租车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和站台经营权等无形资产的转让、拍卖和租赁,使其进入营运状态,拓宽城市管理筹资渠道。三是城市管理要实现企业化。进一步转变“政府包揽、垄断经营”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将政府部门经营性职能转由中介组织承担,开放作业市场,对城市管理养护作业等项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动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达到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的目的。

  (四)整合力量,健全网络,着力创建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而非行业管理的工作,需要协调配合,整合资源和力量,发挥各方的积极性。为此,应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有统有分、相互协调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顺利开展“迎接奥运圣火传递、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我县成立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可以此为基础,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审议和决定城市管理综合性规划、工作计划和有关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二是健全基层网络。要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作用,合理下放城市管理权限,实现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和属地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社区主抓的城市管理模式。三是推行综合执法。要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宏观决策作用,进一步统筹相关部门职责,把由建设、公安、工商、环保、卫生、党建文档交流

  .交通等部门负责的基本卫生、基本秩序管理工作,与城管执法队伍负责的违规违法查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单一的城管执法转向综合执法服务,解决城市管理领域长期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的问题,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提供体制保障。

  (五)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法制化水平。依法治理是城市管理的关键,也是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建章立制,健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法规体系。要针对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城市管理规章制度的立、改、废工作,由县人大或县政府出台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户外广告管理等方面的办法,健全城市管理制度,使城市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是要依法行政,增强城市管理执法的规范性。要建立健全案件受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规定,规范办案程序,确保城市管理执法行为合法、适当、有效。三是要文明执法,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教育活动,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文明意识。

  (六)强化措施,标本兼治,不断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注重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的有机结合,标本兼治地抓好城市管理。一是建立城市环境集中整治制度。对城市环境特别是脏、乱、差等重点、难点问题,要坚持齐抓共管,集中整治。当前,要突出抓好以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违章建筑、“牛皮癣”等为主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着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二是建立城市管理目标责任制度。要实行城市管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把城市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和县直各相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范畴,严格结帐。同时,对具体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兑现奖惩,消除管理真空和死角。三是完善城市管理考核机制。根据城市管理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建立操作性强的考评体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城市管理绩效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评价。

  (七)全民动员,全员参与,积极营造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氛围。市民是城市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才能党建文档交流

  .真正管理好城市。一是要深入宣传发动。出台《市民文明守则》,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等手段,教育和动员广大市民,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实际能力。二是要强化政务公开。对城市管理中的重大决策和举措,要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通过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和热线等形式,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保障市民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推进城市管理社会化。积极开展“城管服务进社区”、“城管小卫士”和“城管志愿者”等活动,打造城管与市民互动的平台。三是要严格监管。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建立健全行风监督评议制度,建立城市管理领导热线电话和接待日制度,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切实加强社会对城市管理从决策到实施的全过程监督。坚持严管重罚和宣传教育并重,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难点领域和重点人员,要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对违规违章行为从重处理,增加违法成本,突出警示作用。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党建文档交流

篇五: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一、存在问题

  1.环卫设施设置不够完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专业填埋场未建设,垃圾分类终端设施和中间过程设施还未完善。

  2.环卫清扫保洁未全覆盖。目前,我县环卫清扫保洁仅限于生活垃圾范围,农业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还没有包括,农村水域也未包括在内。

  3.三大专项整治不够彻底。建筑屋顶整治只开展主干道建筑屋顶平改坡,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未开展或不够彻底。主干道“防盗窗”全面整治到位,但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还未达到年底完成30%的任务。“线乱拉”仅仅开展主要街道跨线整治,其他街道仍然存在私接乱拉、借杆架线、沿墙布线等“空中蜘蛛网”视觉污染。

  4.垃圾分类还未真正启动。城区垃圾分类设施投放未到位,垃圾分类工作还未开展,垃圾分类后端链条也未建立。

  二、下一步打算

  1.营造全民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结合县“三城同创”行动,各大片区责任单位进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帮扶的同时,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

  义,用面对面教育与现场整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更广泛的群众主动参与到城乡环境整治中来,形成全民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

  2.有序落实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省市总体部署,加快我县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速度,合理选取垃圾分类试点区域或单位,科学部署垃圾分类设施,加大群众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引导群众正确分类,把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

  3.深入推进建筑屋顶等专项整治。在开展日常市容环境、市政园林、道路扬尘及功能品质提升等工作时,尤其要深入推进四个专项整治即“线乱拉”、建筑屋顶、防盗窗、违章建筑整治,逐步把整治工作从主要街道延伸至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达到全面治理的目标。

  4.明确部门任务狠抓责任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越往后越是进入攻坚阶段,强化整体部署,整体推进、各负其责、形成合力、联合执法。开展经常性明察暗访和问题通报,把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紧密联系,促进工作扎实开展,狠抓各项整治落到实处。

篇六: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乡村治理问题存在哪些???有哪些现实难点?乡村治,天下安。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市场和政府关系,城市和乡村关系,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发?了变化,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也?临很?的挑战。党的?九?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标,“产业兴旺、?态宜居、乡风?明、治理有效、?活富裕”,乡村振兴20字?针,明确提出乡村治理要有效。2019年6?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加强与改进乡村治理总体?标是“乡村社会治理有效、充满活?、和谐有序”,再次强调要“治理有效”?简意赅地指出了现在我们乡村治理仍需要努?的?向。但当前的乡村治理存在?些现实难点,制约着乡村治理有效进程的脚步,具体是哪些呢?接下来就和美丽乡村公司的?编?起来了解?下吧。难点?:?治?平低??农村地区是践?村民??当家做主的村民?治制度,但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城市来说并不优越,有些?还受基本?活的困苦,因此对?治和权利表达关?较少。另外?治需要?化基础,?村民受教育程度低,对?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先天的缺陷,再加上后天条件的不?,导致了乡村治理?治?平低。难点?:传统的治理?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中国乡村社会很?程度上是“熟?社会”,?前可能转换为“半熟?社会”,传统乡村治理采取的是村民?治和乡村德治的模式,?当前的这样的治理模式凸显出其局限性,乡村治理问题的从单?到多元的转换,乡村社会?员流动性的加?,旧模式已经?法满?新时代的要求。难点三:治理“?政化”现象明显在乡村社会中,?多数村民即使知道村民?治制度,但依旧会认为“村长”、“村?书”才拥有话语权,习惯性按指令?事,把??当做下属去执?命令,从?份上、?为上形成了“?政化”,这不符合村民?治的性质,也造成乡村治理难度上的加重。难点四:“空?化”严重,治理主体缺失?民群众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向城市迁移,优秀的青年群体选择?农岗位就业,乡村的精英?才不断流失,空?村现象越来越普遍,农村社会逐渐从熟?社会转变成陌??社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有头脑有思想的?带领,市场企业在农村很难成长,这些都给乡村治理带来不少挑战。乡村治理是我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乡村治理有效需要与时俱进,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是解决传统乡村治理难题最佳的途径。作为数字乡村建设发展路途中的?员,美丽乡村公司以国家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以“?中?、三平台、N应?+市场化运营”的乡村治理体系,着?解决乡村治理过程中?临的现实问题。平台集“数字治理、数字产业、数字服务”多个模块,可实现“应急指挥、城乡管理、?常监管、数据共享”等调度,成为全链条、全时空、全?位的可视化基层治理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精细化和智能化相融。同时,平台还重点延伸村级治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群众?机端APP收集问题和开展服务事项,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篇七: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

  继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5月2?3日对我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检查后,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迅速展开?治理行动。通过近几天?时间的整治?,成效显著。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全面部署

  区检查组领?导5月23?日上午来我?校督查后,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彭东林校长?立即召集校?务班子成员?,亲自主持召?开整改专题?会,研究了整改?措施,并要求分管?后勤的副校?长亲自挂帅?落实整改措?施,主抓学校爱?卫工作的政?教处配合落?实;当天下午还?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通报了?区环境综治?办领导检查?我校的情况?及校务会议?精神,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全校上下一?起行动,保证按时完?成好整改任?务。

  二、多措并举,迅速整改

  1、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整?治氛围

  利用校园广?播,召开全校广?播大会,经常性地对?全校学生进?行了爱卫教?育,要求同学们?热爱学校,自觉保护校?园

  环境,做到不乱丢?废弃物,不乱吐口痰?,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自觉将食品?袋、果皮、纸屑等放入?垃圾桶内。各班要抓好?“二、五”大扫除和天?天小扫,课间保洁的?清扫工作,班主任将学?生的爱卫教?育纳入班会?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去,让广大学生?懂得爱护环?保的重要性?,人人参与到?爱卫活动中?去,共创洁净优?美的校园。

  2、集中行动,彻底整治食?堂、厕所环境卫?生。

  一是重新粉?刷了学校食?堂的墙壁、安装了新的?排气扇、清新了墙面?上的玻璃、添置了灭蝇?灯,整个食堂焕?然一新。还要求伙食?团工人定期?对食堂进行?大扫除、小扫除。二是针对厕?所地面较脏?,尿槽有尿迹?、尿垢等问题?,买来厕所专?用清洁济清?洗了尿槽。且要求每天?冲洗,每节下课后?到厕所保好?洁,做到厕所随?时干净、无杂物。每周用洁厕?剂将大便槽?、小便槽进行?了彻底冲刷?,彻底清除污?垢。三是对全校?的垃圾桶进?行了大检查?,换掉破烂的?、添置新的。四是组织了?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竞赛?测试。作了现场记?录、拍了照,测试完比,组织人员对?试卷进行了?评改,对答得好的?同志进行了?表扬。

  三、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学校分管副?校长、专门负责清?洁卫生的政?教处坚持每?天对全校的?清洁卫生要?进行检查,作好记录,把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出?来,对作得差的?班级,要求马上重?新打扫。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欢迎上级主?管部门再次?来校督查工?作,进一步对我?校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鞭策和?促进。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五日

篇八: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层建议: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庄浪县紧紧围绕“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要求,以积极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强制度、补短板、增投入、促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管理服务,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乡社区基础设施配套急需完善。

  城乡社区办公场所有限,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县域面积不断增加,辖区辖区居民人口急剧增加,现有社区管理半径过大,不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好地服务,新成立的社区急需投入使用。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中,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导致阵地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二是城乡社区治理能力急需加强。

  社区最主要的工作是为城区居民提供最优质、最精准的服务,并且国家层面对社区承担职能也有明确界定,但社区仍然承担着许多行政化职能,导致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弱化,不能很好的与新形势下社区治理要求相匹配。

  三是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社区建设不充分。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三社联动”更是加强和创新社区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城乡社区紧密围绕“三社联动”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的职责不明、权责范围不清依旧存在,社区与辖区单位、小区物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为民便民服务的事项还不够精准,工作推进的进度还不够均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够多样化、信息系统的数据还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建设还不够规范、专职工作人员配备还未到位,社区从“全包”到“购买”服务的过渡仍止步不前,“政社不分”的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阻碍了社会广大群体的参与范围,同时也抑制了社会力量在社区工作管理中的作用。

  二、对策及建议

  基层是落实党的民生民政政策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是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载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形势下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

  一是重视阵地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基础条件。

  要对城乡社区建设进行全面规划,不断完善和扩大新成立城乡社区服务职能和办公场所。综合考虑社区规模、人口数量、管理幅度等因素,按每1000名居民不少于1人的比例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居民5000名以下的按照不少于5人配备。

  二要完善社区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把增强和优化社区服务能力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建设完善社区设施,打造便民利民生活圈,借鉴“枫桥经验”和北京市西郊区“街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先进模式,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共驻共建机制和社区工作议事机制,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等事项,着力推进社区服务“全覆盖”。

  三要运行“三社联动”机制,共筑多元智慧新社区。按照每个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社区社会组织的标准,大力培育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组织体系新格局。不断借鉴推广“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做法,加快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广泛吸纳辖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辖区企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实现数据汇聚、服务下沉,不断丰富社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逐步构建设施智能、服务便捷、管理精细、环境宜居的智慧社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依托“三大”活动载体,多渠道搭建“三社联动”服务平台,科学设置和承接服务项目,面向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综合、优质服务,切实发挥“三社”在服务居民群众、搞好社会治理中的“同频共振”作用,逐步实现“三社联动”遍地开花、全面发展。

篇九: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尽管日益得到重视而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管理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聚焦点,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环境。

  本文将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人员素质、保障制度、执法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供比较系统的思想和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人员素质执法方式执法环境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不够高

  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法律意识直接关系到执法的质量问题。目前,我国城市管理执法中运用粗暴、野蛮手段以达到严格执法目的屡见不鲜,不按规定执法、徇私枉法现象层出不穷。导致公众对法律的歪曲认识,觉得法非为保护其权益而制定,而是强迫、压制其之根源。法律是对人们各种行为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尺,但并非要求使用暴力或不文明的手段来达到法律规定之要求,文明执法才是其根本之体现。

  (二)不能严格按照程序执法、权责划分不明确

  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等现象,一些执法人员不亮证执法;扣押物品不开具清单;个别人员仍然习惯于图简单,撕张罚款单了事,没有填定预定格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极个别单位适用简写程序超过范围;罚款不给收据或者以其它白条代替;不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扣证扣照;不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等,也有个别单位不按规定办事,擅自低价处理没收财物,同时有的地方存在执法不公正,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城市管理中不同等级的行政机关、同级行政机关的不同部门之间权责划分不明确,以致遇事相互推诿、相互扯皮,致使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导致执法效率、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城市管理的进行和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缺乏有效监督

  在行政执法中,就是行政执法权在随行政权扩张后,其权力的行使者即行政执法部门内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而外部监督又存在着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整个行政

  执法监督机制的运行失去应有的效能。客观地说,仅内部监督力量是不够的,往往是上级有号召,有要求才会去做。目前各地行政执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突击性的监督忽视经常性的监督,重视出了问题的时候监督,忽视预防性的事前事中监督,重视对实体法执行的监督,忽视对程序法执行的监督,重视对行政执法个人的监督,忽视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现象。以致公众被不文明执法侵权或受损时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破坏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

  (四)执法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较为薄弱,被管理对象的救济途径不够畅通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顺应市场要求的需要而进行的,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够高及其他原因,可能出现执法人员受到厉言威胁、人身攻击等现象。以致执法人员不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影响执法活动的效能。同时,对管理对象的救济途径也极度缺乏,在这些被管理者中绝大多数是生活无有保障的低收入人群,当他们的行为被禁止时可能他们真的就没有了其他的谋生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健全相应的救济措施,帮助他们找到合法、适合的谋生方式。

  (五)城市管理的要求标准与当前我国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不太相符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确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前进,但由于城市中有一大批劳动者是从农村进城打工谋生的农民,他们的文化素养、法律意识不高,能够从事的行业也非常狭窄,因此,即使当他们触犯了法律时他们自身也可能意识不到。所以城市管理的标准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要求,以求与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符。

  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执法对象的情况及素质问题

  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城管管的是穷人,工商管的是富人,公安管的是犯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城市管理中矛盾最突出的就是与穷人,或者说是弱势群体之间的冲突。如小摊贩、马路菜场的菜农以及小餐饮店经营者。不能说他们的素质差,穷人摆摊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罚款、没收商品等行为势必会直接危及到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当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权受到威胁时,不管何等高素质的人都会采取不理性的行为,这是弱势群体的生存权与城市环境品位权之间矛盾的反映,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生势必影响到执法对象对执法工作的抵制和抗拒,也势必会导致执法环境的恶化。另外,社会上也确实存在一部分素质差的执法对象。他们往往利用公众对弱者的同情心理,故意虚张声势来对抗执法,导致集体暴力抗法恶劣现象的出现。

  (二)执法人员的心理问题

  1、矛盾心理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有的执法人员一方面对违法违规者的行为感到厌恶,另一方面看到其生活艰辛、赚钱艰难,觉得值得同情。但由于工作职责的要求,又不能不履行职责,因而在执法中有时会感情用事,优柔寡断,不能依法办事、公正执法、严格执法,长期以来极易造成违章违规现象放任自流,对城市管理工作极为不利。

  2、急躁心理有些执法人员在处理违章违规时,先入为主,凭主观臆断,不经过周密的调查取证和慎密分析就急于下结论,草率处理。由于他们出于对这些行为的憎恶,当出现违章违规行为时、便急于查处,往往容易造成失误,出现执法偏差,甚至执法不公;或在执法过程中方法简单,缺乏耐心,态度生硬,粗暴对待违章违规者,甚至不按法定程序办案,只求急于解决问题,忽视执法程序及文明执法,久而久之损害了整个队伍的形象。

  3、消极心理这种心理是执法人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未能被群众和媒体、社会认可,甚至遭到非议、误解、批评和无端的指责时所发生,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没日没夜上路进行管理,不但得不到群众的肯定,反而要受到责骂,甚至各种威胁及下班途中的恐吓、跟踪,他们感到委屈和不解,考虑到自身及家人的安全,产生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管不如少管、少管不如不管的心理,他们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就会对工作失去信心、缺乏热情,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从事城市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很容易影响其他队员,甚至削弱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自卑心理这是执法人员因自己的身份和所从事的工作没有被尊重,取得的成绩没有被社会或单位领导所肯定而产生的心态。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里,人们的金钱观念、名利观念非常强,他们会觉得从事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没有意义、无所作为、难以发展,与公检法、国地税等执法人员相比,辛苦有余、受气有加,而地位、荣誉却不如人家,从而产生自卑感。

  5、胆怯心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量大,易变性强,执勤时间不固定,有一定风险,所管理对象文化水平和素质偏低、成分复杂,尤其是流动摊贩。有的少数民族,他们片面地夸大我国少数民族政策,与执法人员无理纠缠、横加阻挠,有些流动摊败经常采取“一哭、二闹、三躺倒”的伎俩,往往恶人先告状、歪曲事实,以博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情与支持,百般抵抗,阻挠执法人员的执法,甚至出现暴力抗法。执法人员碰到以上情况下,怕遭到打击执行,以致产生胆怯心理。

  (三)信息不对称及缺乏危机应急管理制度

  执法部门缺乏与公众、媒体的信息交流,致使公众只能从非主流渠道获取片面信息,易造成公众对客观事件的主观性误解。如:一些媒体上总是看到城管打人的报道,而没有城管人员挨打的报道,这是一个舆论的倾向性问题。公众缺乏对执法的了解,客观上造成了执法环境的恶化,问题不在于公众未能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而听信了执法对象的片面之词,而在于执法问题自身,在于执法部门没有运用各方面的信息、媒体与公众增进交流,未能主动创造机会去让公众了解执

  法工作,了解事件的真相。

  执法部门在对待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致使危机产生后任其自由发展,从而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了执法部门的形象和执法环境。

  (四)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法制观念不能深入人心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观念转变滞后,法治意识淡薄。受我国几千年残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影响,人治观念没有得到根除,思想观念陈旧,轻法律法规重行政命令,轻依法办事重行政权利。

  三、解决对策及发展方向

  (一)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倡导文明执法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依法行政,树立法大于权、法高于行政的观念,就能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起着示范、导向和转化作用。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行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让那些素质好、懂法律和专业技术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中,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去,形成“强者上、平着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机制。于此同时,倡导文明执法,推行“人性化”执法“亲民型”管理的执法模式。“人性化”执法,就是坚持以认为本,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其人格,切实维护其权利,给予其人文关怀,促使其自觉自愿参与城市管理。“亲民型”管理,就是以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为工作方法。在争取大多数群众支持和认同的基础上,严格执法、规范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

  (二)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管理,走法制化道路

  追求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是城市管理的方向,它要求管理主体依照法律管理城市的各项公共事务,同时也包括对管理主体的法律约束,城市管理的法治化,需要在严格执法和依法行政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执法不严、管理力度不够,出现一些管理不规范的行为;另一方面,执法主体和执法者的素质不高,影响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纠正这些偏差,就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强化执法力度、规范管理,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

  (三)认清现状,理顺体制,完善监督机制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标准,避免法律实施过程中的超范围执法。以法制为基础,理顺城市的管理体制,切实解决不同程度存在的部门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的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系统。实行建管并重,强化城市管理,充分认识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稳定,把城市管理摆上重要位置,集中精力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执法队伍内外的监督机制,使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更加文明、合法,使得人民群众取得自己合法权益的权利。

  (四)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执法活动必须兼顾公开与效率,规范保障行政权力的运行,对控制约束行政权利的行使,其最终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财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严禁收缴一条龙,杜绝坐收坐支现象,做到领导政绩与罚款额度彻底脱钩,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财产保障制度,明确城管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的依照公务员制度,加大对威胁行政执法人员,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使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能。

  (五)采取适当的措施

  由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行政相对人往往是那些贫穷的城市低保户或进城打工的农民,他们的就业面是非常狭窄的。我们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就业或创业。如:为他们提供低费或免费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技术,从而另谋生计;为他们建造较有秩序的市场,为其提供买卖场所,如此等等。关注城市建设,同时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使之协调发展,是行政执法之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我国城市管理的问题不在于适用法律法规来规定,而在于缺乏真正从群众间自发自觉的意识的唤醒。文明不应该是规范出来的,而应该靠一个社会的自然向前发展的文明意识的萌发,法律法规只能起到规范人们的具体行为,而无法干预到人们文明意识的形成与存在。想要真正解决我国城市管理的问题,就应从提高全民素质开始,增强人们保护城市生活环境意识,此为治本之策。相信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执法环境的优化,城市管理问题终究会被解决,我们的城市也一定会更加美丽、文明。

  第二篇:浅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浅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摘

  要:面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制度化、正规化的不断深入,如何切实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工作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城管行政执法水平,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良性运行机制,最终达到依法治理城市,依法管理城市的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城管行政执法的现状以及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提出改善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问题;对策

  引

  言

  2013年6月9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报道,2013年5月31日下午,陕西省延安市城管监察支队凤凰大队稽查一中队的城管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与自行车行店主发生争执,继而发生了厮打、脚踩车行店主头部的行为。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提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我们的“城”,该怎样“管”?现如今,无论大中小城市中,有关城管执法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新闻报道已不再是新鲜事,城管队员不文明执法、暴力执法、被执法者暴力抗法等等案例屡见不鲜。由这些案例可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仍旧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问题,如城

  市管理执法地位不够明确、管理网络不够健全,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相对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多个部

  门、区域间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等。如何争取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实现执法的最佳社会效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期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的概述及法律渊源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主要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般认为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16条的规定:即“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为改革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继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确立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

  后,1999年11月8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

  》(国发〔1999〕23号),继续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2000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63号),对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试点的管理体制、扩大试点范围、促进试点工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在这一阶段,相关试点城市在实践中逐步统一了机构名称,这标志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已进入规范化的起步阶段。

  2002年8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决定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为了有机衔接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和综合执法工作,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于2003年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3〕4号),就两项工作的关系和贯彻落实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安排。其明确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相关要求;执法体制由多头多层执法向

  集中统一执法转变;执法方式从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执法队伍向专业化转变,执法形象改善。这一系列关于行政管理综合执法文件的下发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表明城管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

  城管执法本质上行使的是行政执法权,在执法过程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运用克服了原来各部门分头执法造成的推诿、效率不高和多头重复处罚等问题,但是,由于执法权力相对集中,矛盾也就相应集中,造成了城管执法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紧张,大大损害了公民的利益和公权力的形象,同时也制约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

  二、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城管行政执法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盲点,操作层面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尤其是在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执法效率和政府形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仍然比较尖锐,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法滞后,执法依据不足

  目前国家立法中,至今没有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虽然城管执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授权,但并没有一部法律法规专门对城管的执法范围予以明确规定,基本上都是“借法执法”。城管执法仍旧缺乏系统科学的法律规范,存在着合法性和合理性矛盾的问题,导致实际执法过程出现法律漏洞或者法律矛盾。拿笔者所在城市来讲,在公园管理、绿化管理、市政设施的管理方面,即使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因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公园水面禁渔、果树的人为损坏、城市道路的挖掘等,这些的执法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城管执法很难行使处罚权,没有确切的法律法规为其执法行为作坚强的后盾。只能在与公安机关展开联合执法时,在上述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的情节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而在日常的巡查管理中

  没有处罚权的执法者只能以劝导的形式制止违法行为,管理效果很难达到。

  (二)体制不健全

  规范化建设缓慢

  1、权限划分不够规范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使,是为了解决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但在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部门自身利益、人员的沟通和协调等原因,在部门职责划分上,往往从本的部门利益出发,把工作中管理难度大、无人肯管的问题借机推给城管行政执法部门。造成原有的执法机关并没有减少,反而由于行政处罚权的界定不规范,在执法实践中引发职责交叉的新问题。这样的结果容易导致问题的拖延和责任的推卸,既不利于执法的公正和效率,也不符合规范化建设的要求。举个简单的实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据了解,笔者所在城市具体职责划分是: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上车辆停放(含非机动车)由公安交警部门行使执法权;人行道上非机动车停放由城管执法部门管理;而所有路段和公共场所机动车的停放又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如果某个人的摩托车因违章停放被暂扣,那么这个人就得城管、交警两头问才能知道究竟归谁管。这样繁杂的职权分工和职责划分,不仅让群众感到“办事难”,也严重损害到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2、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城管执法,实际上执行的是其他行政机关的职责,之前的所有行政管理职能都还分属于相关行政职能机关,在部门本位与部门利益作用下,但现在他们不得不让渡手中的执法权力,难免有些失落。客观上使得相对集中后的行政处罚权和其他行政管理权的协调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另外,行政综合执法部门与行政管理相关部门

  对法律、法规理解上的差异,也影响了执法配合工作的开展。

  3、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的专业性都很强,很多地方的城管没有上级主管部门,使得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部门业务交流、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诸多歧义。由于没有归口的主管部门,又没有统一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导致各地城管执法队伍的管理体制、人员身份、机构性质、着装标识等没有统一的标准,直接影响了队伍形象,执法人员身份、执法人员人身保障等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执法队员归属感的缺乏,造成城管执法积极性的减弱,导致城管执法队伍不能“栓心留人”,人才流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严重影响了城管的队伍稳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规范化建设更是举步维艰。

  4、监督体制不够完善

  城管行政执法工作所涉职责范围广,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绿化、市政、工商行政执法、公安交通行政执法等多项职权,几乎涵盖了城市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执法行为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由于目前城管执法缺少程序性的制约,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选择性执法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样的事件罚款的数目、方式都有可能不同。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一批关于行政执法监督的法律法规,但是现行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仍缺乏可行的操作规程,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内部监督机制又不完善。严重阻碍了规范化建设的脚步。

  (三)执法经验的缺乏以及执法理念的缺失

  由于城管执法队伍起步较晚,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手段、执法经验同其他执法部门相比还不够成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管执法队员正规执法的规范性。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理念在城管执法中还没有真正形成。事实上,自相对集中处罚权的出台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设立,城管执法一直“重管理,轻服务”,因城管执法执法工作大多涉及社会的弱势群体,其中折射着社会诸多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执法对象的艰难处境极易博得市民的同情和谅解,因此导致了管理部门备受指责,执法过程中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执法环境陷入艰难。

  三、规范化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实践证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必要的,解决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要有对城市管理目标清醒的认识,行政执法队伍要有“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以务实、创新的精神,扎

  实推进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那么应该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完善城管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

  立法机关应该以法律形式确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体制,从而进一步明确城管行政执法机构的性质、地位、职责,明确其执法主体资格,规范法律责任。通过国家立法将原各部门的行政处罚职能划转给地方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行使,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能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现有关于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种类繁多,出现了不少法律漏洞与矛盾,使得法律规范

  相违背、竞合。这不但损害了国家法制的权威,给执法守法工作带来了混乱,而且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所以必须对现行的法律依据进行系统的完善,为城管执法工作提供合法依据。

  (二)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推进规范化建设

  1、科学划定城管行政执法的权限范围

  城管执法权限的的调整应遵循科学、效能、统一的原则,避免职责的交叉重合。此外,在职能配制上,应当注意综合行使的职能应具有相关性,即在管理客体或对象上基本属于同一类或同一领域,其行为目的、活动规律具有多数的共同点,以便节约执法成本,提高执法效率。

  2、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驶不是执法队伍简单的合并,而是行政执法队伍整合、优化的过程。在实际城管执法过程中,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整合资源,形成执法合力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3、加紧管理体制改革

  由于城管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加之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因此,要进一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健全各项执法制度,从体制上、源头上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的要求,实现规范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尽可能集中城市管理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归并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职能,理顺执法管理体制,改变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队伍膨胀等问题;改变城市管理领域的机构分散、政

  企不分的现状。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执法质量考

  评制度,实行执法网格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

  4、提高城管队伍自身素质

  城管执法人员不仅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还要熟练掌握城管执法业务知识,经常接受培训,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城管执法人员应当明确“服务”意识,认识到执法者同时也是服务者,在热情、周到、及时、高效地履行职能的同时,积极探索提高执法效率的途径,提高执法质量。

  5、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的监督机制

  应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的全方位监督机制,进一步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公开性和民主参与,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权切实实现。赋予公众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城市管理部门不予管理时,向同级政府申请对城管部门办理的权利。另外,从司法上,要尽快把公益诉讼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还需要扩大对城管执法监督的广度,可以聘请相应的执法监督员,增加媒体对城管的曝光力度,设立市民投诉制度,以此强化社会群众对城管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的监督,使城管执法决策更加体现公众利益。

  (三)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在城管行政执法中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从而使得执法对象的基本生存需求等到满足。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应当增强服务意识,以在各城市普遍出现的“地摊”为例,笔者所在地区的“临时摊位群”的建设,可谓城市管理的亮点。该县根据市民需要,指定时间、地点经营,为流动商贩向固定摊位转化提供条件。因此,处罚只是城市管理执法中的一个手段,协调好各方关系,保障各方权益才是长久之效。要提高化解矛盾的水平,按照处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做到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耐心说服、冷静处理,使管理对象平和接受,从而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

  结

  语

  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革与创新,探索与前进,需要各部门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随

  着我国依法治国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来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仍然存在着合法性和合理性不足的缺陷,面对质疑,只有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行政执法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能促进而不是阻碍行政执法规范化的建设,才能通过行政执法真正营造一种和谐共“容”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熊文钊主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3月版

  2、王仰文主编

  :《中国公共政策冲突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3、应松年、袁曙光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任进主编:《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与综合行政执法》,国家行政学院报告选

  5、关保英主编:《执法与处罚的行政权重构》.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6、姜明安主编:《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

  第三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添加日期:11年02月12日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城市“脏、乱、差”现象不断出现,具体表现在占道经营、违章建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建设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城市管理工作难以做到规范、有序、高效的运转。

  一、城市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一部专门的城市管理法,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城市管理的执法主体。法律建设的滞后,使城市管理面临

  着一系列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诸如执法主体、执法手段、执法范围、机构性质、人员身份、装备服装、安全保护等。由于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在执法过程中,行使相关的行政处罚权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当执法遇到阻力时,要么管理双方采取极端的方法加以解决,从而引发矛盾冲突。要么执法机关退却,使法律的尊严收到损害,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二)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法律对执法人员的保障力度不够。

  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贯穿始终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的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要求,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到一些团体和个人的切身利益,进而引发矛盾纠纷。一些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容易引起群众反感。有的执法人员不注意工作方法,不善于化解矛盾,往往以硬碰硬,导致矛盾激化。目前城管执法人员很多不属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而是受委托组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方面在行使处罚权时,对不法分子起不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在执法人员受到侵害时,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三)一部分管理相对人缺乏公德意识,不配合执法工作。

  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导致职工下岗、提前退休、并轨等,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体制的改革,促使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这些人往往知识技能单一,就业能力差,受思维、知识、技能、资本等局限,大量人员分散在城市街头,形成非法劳务市场或从事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特别是其中一部分人文化程度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对违反城管法规行为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低层次,这些人为了维护一已私利,明知自身的行为属于违法违规,却利用不正常手段逃避行政处罚,甚至有个别人为谋求自身的非法利益不被剥夺而采取暴力手段制造事端。广大市民一般对受处罚的违章者抱有同情心里,当执法受到

  阻挠时,围观群众在情绪上在都倾向于违章者,从而助长了违章者的抗法气焰,最终酿成暴力抗法事件。

  (四)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各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态势还未形

  成。

  目前,在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体处罚权工作,理论上讲,可以将审批权、监督权和处罚权划分开来,但在实际中,这些权力的行使往往是纠缠在一起的,很难严格划分清楚。原来审批权和处罚权由一个部门统一行使时,出现管理不到位时可以通过行政处罚权予以纠正,出现执法不到位时可以从管理方面进行监督。然而,审批权与处罚权分离后,主管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出现了空位,造成了有利的争着管,无利的谁都不管的尴尬局面。

  (五)城市规划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扩张,必然要促使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和环境的日益改善。然而楼房多了,绿地却少了,人多了,厕所却少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环境污染、城市噪音、违章建筑不仅影响了市容,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六)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薄弱,增加了行政执法的矛盾纠纷。

  目前,尽管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财力的相对薄弱,还不能完全满足贫困家庭的生活需要。要从根本上解决众多下岗人员的重新就业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些弱势群体往往只能靠摆摊设点等低水平的就业方式维持生计。对其进行清理整治,无疑等于断了这些人的谋生渠道,必然会加深矛盾冲突。

  二、解决矛盾纠纷的建议和对策

  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种种矛盾因素,既有行政执法的自身问题,也有整个社会发展与市民承受能力相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摆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尴尬局面,实施长效管理,必须立足标本兼治的原则,实施发展经济与创新相结合,执法与教育、服务互补的综合治理措施,多管齐下,常抓不懈。

  (一)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快立法工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改革工作。

  建议各级人大尽快制定出一部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职能职责、工作范围、人员编制及违

  反城市管理的处罚措施等,从立法上确立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法律地位,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将市容环卫、市政公用、城市规划、园林绿化等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各专业管理部门行使的执法权,由专业管理部门委托给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行使,改变“权责”不一的现状,保证综合行政执

  法机构的权威性和合法性。积极推动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八个统一”即:统一机构设置,统一机构名称,统一归口管理,统一行政编制,统一财政经费,统一执法服装,统一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文书。进一步提升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有效地推动城管工作健康发展,开创城管执法工作的新局面。

  (二)建立有效的执法保障机制,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鉴于当前城管执法环境复杂,执行任务繁重,暴力抗法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应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中设立公安派驻机构,并授予独立的办案权,以解决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抗法问题。加大对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理力度,维护城管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为城管执法工作保驾护航。建立暴力抗法的预先控制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事后保障机制。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提高处置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确保执法人员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有更好的保障。

  (三)抓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执法工作的实践看,当前迫切需要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执法人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必须将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作为一项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执法工作水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处罚种类和幅度实施处罚,严禁滥用职权、超越职权或违反法定程序办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执法人员的业绩实行定期考核,促进执法人员知识、业务结构的更新,增强综合执法能力,以提高解决矛盾纠纷的实际能力。

  (四)理顺与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

  行政执法作为政府行政的一部分,行使了多个部门的执法权,与

  相关单位、部门及社会各界加强协调沟通,有助于行政执法中矛盾纠纷的解决。一是建立专业管理部门与城市管理执法部门之间的配合制度,加强横向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公安、交通、工商、城建、卫生、民政等部门建立健全沟通例会、联席会议、执法互动等机制,保证信息畅通和工作的有效配合。二是主动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得到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三是深入工作实际,加强与街道、社区以及被管理对象的沟通和交流,切实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五)强化执法为民的服务理念,创新城管工作思路。

  针对当前下岗职工增多,劳动就业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实际情况,必须创新管理思路和工作方法。既要体现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又要兼顾现阶段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大力倡导柔性执法,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调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活特困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照顾。在对市容环境和交通影响不大的地方以及人口居住密集的小区内建

  立廉价的便民集市,引导他们到集市内进行经营活动,这样既把占道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又解决了这部分人的生计问题,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

  (六)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与工商配合,对主要街道、重点路段实行分区包干,认真督促产权单位搞好管辖区内的绿化、卫生、秩序方面的工作。建议以执法中队为单位与临街经营门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通过加强责任管理,搭建执法人员与经营店主之间的联系平台,增进经营店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变“一家管”为“大家管”,从而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达到“双赢”效果。

  (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宣传教育是行政执法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搞好城管工作的基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行政执法的宣传,增强广大市民对行政执法工作的了解,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工作。要利用多种媒体构筑宣传工作的平台,采取多种互动方式拉近行

  政执法与市民的距离,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宣传工作的社会效果。使广大市民都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地摆脱城管执法中的尴尬局面,确保城市管理工作低成本、便捷化、高效率的运转。

  第四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

  城管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自我国部分城市相继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以来,这些城市的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城市管理工作也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中发展起来,走的并不平坦。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与升级,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大,以及国家某些管理政策法规方面相对滞后等原因,使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亟待解决。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罚不明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十分繁重

  城管一顶“大盖帽”却集中了多项行政处罚权,涉及市容、市政、规划、绿化的全部处罚权,环保、工商、公安交通管理部分处罚权,管的“多”、管的“杂”,就像一个城市的大管家。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由执法局负责实施后,其它相关的职能部门或多或少对自己本来应该履行管理职责的职能范围,不再进行日常管理,致使执法局也承担了相应的日常监管工作。这样,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执法局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影响了执法效果。例如,关于市容方面的店外店管理,通过几年的城市管理工作我个人认为是市容和工商齐抓共管。行政许可的原则就是“谁许可、谁管理”,不能重许可,而轻管理。工商营业执照不是市容部门发的,所以那些店主无顾忌可言。如果说有工商部门参与,你不符合规定店外经营、占到经营就吊销你的执照,那么行政相对人是不是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了,进而管理的成本和效率也提高了。

  (二)少数执法人员粗暴野蛮执法暴力抗法现象不容忽视。目前,确实存在少数执法人员素质确实不高,法律意识还不够强。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做到依法行政,不能真正做到很好地约束自己。处罚

  行政相对人时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不能很好地把握法律的自由裁量度,不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人治观念根深蒂固,使行政执法偏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轨道。执法过程中不能做到冷静和理性,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粗暴野蛮执法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不仅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使执法人员自身和政府形象,都无疑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三)暴力抗法现象不容忽视。

  有些行政相对人也存在不服从执法人员的执法管理,从自己的私利出发,有时仗着人多势众,干扰执法人员工作,侮辱谩骂执法人员,甚至实施暴力抗法,对执法人员进行人身攻击,严重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干扰政府对城市的管理。有摊主小贩的抗法、也有工程老板的抗法。

  (四)执法的强制手段不够。

  执法工作中强制手段不够,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一大难题,严重阻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成效。由于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缺乏强制手段,一些行政相对人极不配合执法工作,导致有些执法工作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浪费大量的行政成本。例如机动车停放非机动车道,驾驶员在场我们劝离,驾驶员不在现场,现场也没有措施可行,只能通过辖区交警大队配合。夜间偷倒渣土,我们的强制手段捉襟见肘,面对一辆渣土车既不能扣证、也不能用锁车器、也拖不动车子,驾驶员车门一锁就走了,我们只能派人整夜看守,管理陷入被动,增加无形的行政成本。以及在发送法律文书的时候有些个人或单位拒不签收,也难找到第三人当场见证,这就使得我们的案卷有瑕疵。

  (五)证据资料的取得有时遇到困难。

  在相对人违反城市管理相关法律的时候,现场证据我们可以现场准确的取得,但有时现场证据无法准确把握就需要到有关单位取得相关资料,而我们有时候就遇到闭门羹,无法取

  得相关资料,这就使我们在处理案件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比如在确定一已建成建筑物是否是违法建设需要提供规划许可证等证件的时

  候。

  (六)执法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够完善。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是顺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行政执法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保障最广大市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是,由于某些人的法律意识不够强及其它种种原因,可能出现执法人员受到言语威胁,甚至于人身攻击等现象。而目前,全国只有少部分城市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是按公务员编制管理,大多数地方执法人员都是非公务员的行政事业编制,相关部门对侵犯执法人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不严格,也不具体。同时,由于担心遭到行政相对人的报复,致使部分执法人员表现消极被动,不能够安心地投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执法工作的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针对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现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法制观念。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开展难的现状,首要办法就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广大市民群众和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制意识。一方面,广大市民群众通过法制观念的培养,可以提高自己的分辨力和自我约束力,抵制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法制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执法人员加强自律,最大限度地避免粗暴野蛮执法现象的发生。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法制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补充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知识,执法人员才能摒弃人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更好地做到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法。

  (二)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和严格管理,是执法队伍保持活力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1.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在提高执法队员素质方面,要做到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行人员必须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用,让那些素质好的人员进入执法队伍,形成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机制,同时逐步淘汰现有队伍中不合格的人员,优化执法队伍。在日常执法工作中,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在执法人员和人民群众

  心目中树立依法行政,法大于权、法高于行政命令的观念,对广大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工作起到示范、导向作用。同时,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和财产保障制度,在没有按公务员建制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城市,明确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依照公务员制度处理,加大对威胁行政执法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使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能。2.加强执法人员的心理建设。执法人员的心理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执法人员长期处在高压高负荷的工作环境,要经常性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首先,要树立执法人员的优越感,让他们觉得从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非常光荣。其次,要让广大执法人员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要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为了城市的发展,为广大市民服务,不同的工作岗位,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再次,要培养执法人员的正义感,要树正气。执法人员是为最广大的群众的利益服务,不应该屈服于少数不法分子的谩骂与恐吓,甚至是人身攻击。

  (三)坚持以人为本,文明理性执法。

  城管行政执法管理的对象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归根结蒂是以人为中心在开展执法工作,就应该以人为本。只要做到以人为本,在执法过程中,才能把握好尺度,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针对无照经营的游商,执法局不妨在教育他们的同时,在适当的地方设立解禁区、专卖区,规范其经营,这样既可缓解矛盾,又可减轻管理上的压力;如城市车辆乱停放,其原因无非两面方面,一是车位太少数,二是停车费太贵。如果在市区多划停车位的同时,再将停车费降低,车辆的停放秩序必然会好得多。同时,要坚持文明理性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其人格并切实做到维护其权利,给予其适当的关怀,促使其自觉自愿服从管理。另外,还要争取大多数群众支持和认同,做到严格、规范、秉公、文明执法。

  (四)加快城管立法,理清权责。

  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管罚不分的局面,唯一

  的途径就是进行城管立法。从队伍建制、职能范围、执法人员的监管、执法保障能及与相关职能部门划清职能界限,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责权相应,执法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廉洁、高效,真正做到执法有据,有法可依,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执法人员在广大市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更加有利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五)改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执法成效。

  要改变目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强制手不够,不能更好的推进执法工作的问题,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单凭执法局的力量,很难实现。要合理运用当前的行政资源,解决当前的难题。

  第五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在行政管理领域内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通过具体行政行为实施国家法律的“活动”,其特征是(1)必须是行政机关的行为;(2)必须在职权范围内依法活动;(3)对违法者在规定的范围内给予制裁维护法律程序;(4)制裁必须严格程序,履行手续。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广依法行政的决定》指示,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保证政府实行有效管理,促进社会经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保证。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和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公民、法人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各级行政机关也日益重视依法办事,在城市管理中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核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认真贯彻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在促进城市规划实施,保障市政设施正常运转,维护城市容貌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城市人民政府依法管理城市的主力军,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违法行政、执法犯法、徇私枉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政府形象,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阻碍队伍健康发展,影响依法行政的“绊脚石”。正视这些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对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队伍执法质量具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关系界定不清。

  在我市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虽分离实践已有三年多,但在我们的实践中无论是一些领导还是许多管理执法人员,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认识,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是以为行政处罚集中后行政执法可以代替行政管理。

  2)是以为集中行政处罚权仅仅是行使处罚的手续,使行政执法变成了处理违法案件的“法院”和判官。这里主要涉及的是行政管理应管到什么程度,行政执法从哪个环节开始的问题等。行政管理应管到什么程度,行政执法从哪个环节开始这其实是一个难以界定的工作,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在实际工作中必定有交叉。

  3)是以为有了行政执法队伍就可以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对行政执法抱有过高的期望,忽视城市管理的主导因素,致使管理部门不管什么都把所有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统统推给行政执法部门。

  2、行政执法程序还不够规范。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守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等现象,一些执法人员不亮证执法;扣押物品不开具清单;个别人员仍然习惯于图简单,撕张罚款单了事,没有填定预定格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极个别单位适用简写程序超过范围;罚款不给收据或者以其它白条代替;不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扣证扣照;不告知当事人享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先裁决后询问,先处罚后取证;听证会举行不规范,没有达到听证会的目的等,执法随意性大,没有依法办事、有的个别领导在处罚决定生效后随意乱表态不执法或执行大打折扣,视法律为儿戏,也有个别单位不按规定办事,擅自低价处理没收财物,同时有的地方存在执法不公正,没有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行政执法保障制度尚未健全。

  现行行政执法体制,总体上可以称之为趋利的体制,一个部门执法权利大,利益就大,执法人员的待遇和福利就高。这些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实行“收支两条线”在有的地方还没有做到,有的地方由于财政困难,执法经费无法保障,仍然实行罚款分离。不少执法队伍实行自收自支,以收费和罚没收入作为补充经费不足,这被称之为“自费执法”,而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和本单位的局部利益还向下属单位和执法人员下达经济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在实际执法中,一些人不是重在纠正违法行为,而是只收费,罚款了事,有的人甚至希望鼓励当事人违法,这样才有费可收,有钱可罚,才能保证“财源茂盛”,保证自己的饭碗,维持丰厚的福利待遇。这种以“违法养执法,执法护违法”的现象,极大地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形象,权威和效能。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制度也不健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遭遇人身攻击和人格侮辱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对侵犯执法人员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的处罚不严格,不具体,又加之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执法人员是非公务员的行政事业编制,处罚时又缺少法律的根据。在遭遇暴力抗法时事后往往不了了之,以致在很多情况下都影响了行政执法队伍的士气。

  4、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随意性

  1)、行政自由裁量范围过广,导致执法人员法律观念淡薄行政自由裁量权为执行公务的人员所掌握,那么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主观感情个人认识上的不同区别。法律法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种类,幅

  度规定的越宽越多,执法人员就越觉得自己手中的权力的“宝贵”!造成行政自由裁量没有制约使行政执法偏离公平、公正、公开的轨道。

  2)、行政行为任意无常,违反同一性和平等性,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个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在什么条件,环境下操作,在什么条件环境下变更和撤销,都有很大的随意性。

  3)、行政行为背离法定目的和利益,官僚作风和特权思想盛行,以行政主体来说,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容易产生地方部门,系统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从行政相对人来说,由于他在一般情况下只考虑

  本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利益,不惜利用各种手段,接近掌权者,腐蚀公务员。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是人治观念根深蒂固。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观念转变滞后,法治意识淡薄,受我国几千年残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影响,人治观念没有得到根除,思想观念陈旧,轻法律法规重行政命令,轻依法办事重行政权利。

  2、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尚待提高。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行政管理的第一线,其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①行政执法法治理念滞后。②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不够。③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率先表率不够。④行政执法机关在进人、用人、考核、任免、奖惩等方面均未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得一些不适合做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进入执法机关。

  3、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在行政执法中,就是行政执法权在随行政权扩张后,其权力的行使者即行政执法部门内缺乏自我约束机制,而外部监督又存在着约束不力的问题,导致整个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的运行失去应有的效能。客观地说,仅内部监督力量是不够的,往往是上级有号召,有要求才会去做。目前各地行政执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视突击性的监督忽视经常性的监督,重视出了问题的事后监督,忽视预防性的事前事中监督,重视对实体法执行的监督,忽视对程序法执行的监督重视对行政执法个人的监督,忽视对行政执法机关等的监督等现象。

  三、提高城市管行政执法质量的有效对策

  加强“十六大精神”教育,努力提高城管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是行政执法队伍的行动指南,坚定信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发向上、大有作为、使执法队伍素质有新的提高,工作作风有新的转变,各项工作有新的局面,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六大精神”的本质和精髓,谱写“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新篇章。

  1、加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的综合协调

  1)、随着形势的发展,观念的深化,各类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特别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城市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一家或两家职能部门来解决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管理与执法分离后,更需有一个权威的综合协调机构,为此我市已成立城市管理协调小组。这个工作机构应尽快开展工作,重点做好下列工作:研究部署全市性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中长期城市管理规划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强化宏观控制和协调职能,对涉及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热点难点问题或全局性问题提出研究课题,并组织调研;对涉及政府多个主管部门的意见难以统一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协调,一般性问题进行会议协调;对协调会议作出的决定和会议纪要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对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出现的渎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2)、划定执法界限,形成廉洁、高效、规范的行政执法新制。

  虽说管理与执法的工作存在交叉,有的工作难以分清相互的职责。但从各自的性质要求入手,两者还是有明显的程序性分工,对这些分工应尽可能详尽的划分职责范围,防止出现新的执法交叉和真空现象。但是职责划分界限总是无止境的,关键是管理和执法双方要相互谅解、相互支持,从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宁可交叉覆盖,也不能留有空白。

  3)、有计划地实行联合执法,建立巡查互补机构

  在日常管理中,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执法部门应有计划地实行联合执法,建立巡查互补机制,执法部门以面上为主,管理部门以地下管线,设施结构及设施使用为重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2、强化行政执法程序

  行政执法执法行使执法权,不仅要严格遵守实体性,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在实体合法的基础上重视程序,才能保征行政执法行为本身的公正,合理。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一系列程序性制度,如调查取证制度,公开制度,公正制度,回避制度,时效制度,听证制度,辩

  论制度,审查决定制度,处罚决定备案制度等,并用有关监督力量保障各项制度规范化运行,城管执法机关要确定一套具体且有操作性的行政执法决定程序和执行程序,如行政处罚决定程序中的简易程序应该遵循的实施步骤:表明身份,指出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权利;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制作笔录,填写处罚决定书,交付处罚决定书,备案。

  3、加强行政执法保障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执法活动必需兼顾公开与效率,规范保障行政权力的运作,对控制约束行政权利的行使,其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要尽快建立行政执法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的制度,确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运行必须的经费,并坚决执行我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关于罚款,没收财物和收费的决定机关与其收缴机构分开的制度,做到所有的罚没收入和收费机构分开的制度,做到所有的罚没收入和收费都由专门金融机构负责收缴,金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2)、通过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财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尤其是充分发挥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在监督行政执法主体的重要作用,严禁收缴一条龙,杜绝坐收坐支现象,做到领导政绩与罚款额度彻底脱钩,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彻底脱钩。

  3)、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人身保障,财产保障制度,明确城管执法人员在遭遇暴力抗法时的依照公务员制度,加大对威胁行政执法人员,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使城管行政执法人员能够放心大胆地投入工作,积极主动地提高行政执法活动的效能。

  4、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带头依法行政,树立法大于权,法高于行政的观念,就能对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起着示范,导向和转化作用。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和自由裁量权的关系,坚持合理性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2)、录用城市管理行政执行人员要严格标准,公开竞争,择优录

  用,让那些素质好,懂法律和专业技术的人进入执法伍队中,把那些不合格的人员清理出去,形成“强者上、平着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竞争机制。

  3)、加强执法人员的自律,要通过教育克服不健康的执法意识,在执法中避免不正之风,为小集体和个人谋私利,要坚持纠正在执法中吃、拿、卡,要等有损执法队伍形象的行为,加强外部监督,创造条件开通纠风专线,实行流动纠风检查与新闻媒体联办行业纠风专栏,根据群众举报,查处行业违纪违法案件,对于搞权钱交易,与不法分子勾结,失职渎职,损害公共利益,敲诈勒索,侵害经营者合法利益的人员要认真查处。对典型违法案例要进行通报,公开处理,以严肃城管执法纪律。

推荐访问:城乡治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城乡 治理 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