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6篇【优秀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摘要:“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是研究现实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人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教育能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6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1

摘 要:“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是研究现实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人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教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趣味。从对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医学美学与其他美学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以及医学审美的层次性等方面对医学美学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给学生加强美学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美学;教育

“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是研究现实美的规律及其表现和人对美的欣赏与创造的科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学教育又称美感教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趣味。医学领域中素质教育的失落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今一个不追求精神活动的创造性及其历史深度的全球化时代,现实社会总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甚至全民焦虑,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的追求和渴望越发深刻和强烈。因此,加强医学生的美育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医学美学教育的必要性

希波克拉底说:“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中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学是美的职业”。作为积极、主动、自由的审美主体,医学生应具有探求医学知识、追求医学真理、勇于开拓的实践本领。因此,通过美学教育引导医学从业者积极探索医学美的原因和规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在医疗实践中掌握医学美,发展和创造医学美,从而从医疗实践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感”,是医学从业者的迫切需要。

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无论在疾病的机理还是对健康的概念,都正在向更深的层次进行探索。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生命质量层次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过渡。医学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这种发展变化要求医学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必须重视自身的美学修养,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以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统一的美学要求。

二、医学美学的特点

医学美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一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医学美是在探索自然美的过程中,借助想象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美的高级形式。通过个体与普遍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强调审美的意蕴及含蓄之美,它不是外在的、表层的,而是内在的、深奥的、凭理智才可领会的美。

虽然医学美学来源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但其又有不同于二者的本质特征。医学研究人,人又研究医学。因此,医学美学的根基是“生命之美”。作为医学审美主体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生命之美”,学会感知生命,接受其他生命的存在并心存敬畏。因此我们在医学实践中,必须以保证人的生命作为最基本的处理方式,在此过程中,甚至可以牺牲其他的美。并教育病人,拥有正确的审美态度,笑对人生,正确地面对疾病、死亡、恐惧、绝望等等一切的威胁。

三、医学审美感受具有层次性

美感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级意识,是指审美主体在接触到审美客体时所产生的一种感动。这种感动会唤起人们的情感、回忆,激发起活跃的想象和理解,并进入审美客体所引领的某种境界,进而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和悦情悦意的精神愉悦。

人的审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完善。因此,每个人的审美观既有一般社会性,又有个别性;既受时代、民族、阶级的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也受到社会文化氛围、政治哲学和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及年龄、教育、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感受亦分为不同层次。

审美感受是指审美主体面对客体对象,通过一定的心理过程,进行审美体验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状态。和其他审美过程一样,医学审美亦呈现逐层递进的流动的深化过程。与主体审美心理过程阶段性相联系,医学审美感受分为三个层次,即感官层次、心意层次和精神人格层次。

感官层次是指审美主体通过以视觉和听觉为主的全部感官在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愉快感受。这种审美体验属于初级的直觉性的审美片段范畴,以生理快乐与心情舒畅的交融为基本特征,通过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直接交流,使审美主体在瞬间感受到对象的外在美和形式美,同时得到感官的满足并唤起心理的喜悦。虽然实际上融合着一定理性与社会因素,但这一层次的审美感觉仍然是感性的、直觉的,其产生离不开生理的欲望的需要。这也就决定了这一层次的感受的短暂性和变异性。

心意层次是指通过审美物体或事件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价值中深刻的意蕴而产生的喜悦状态。这是基于对形式美的初级反应而升华了的较高的审美层次,超越了生理快感阶段,净化为相对纯然的精神愉悦体验。与感官层次不同,在此过程中,由于想象和理解等心理活动加强,使得美感享受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

精神人格的审美感受是美感的最高层次,是指审美主体经由知觉、想象、理解和情感等心理的交互作用,通过审美愉悦唤起奋发向上的意志和精神,激起追求道德超越与完善的动力。与上面两个层次不同,精神人格的审美感受具有在伦理道德上追求超越、感性时空追求永恒、精神世界里追求自由等特质。它体现了审美主体大彻大悟的情怀,体现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自我超越意识或精神境界,以及审美主体和客体的高度和谐统一。

上述三种层次有别于审美体验,在审美活动的不断循环中,通过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等心理机制的相互作用,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大多数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护工作人员都维持在感官层次的审美感受。由于这一层次以知觉判断为主要途径,基本上是易变而不持久。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丧失了最初的新颖性和新奇感,很容易感到乏味和厌倦,从而丧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医学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给学生加强美学的教育。具体表现为:

(1)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态度,培养自我审美意识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修养。

(2)运用审美实践,强化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创造良好完美的素质及完整的人体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微笑面对挫折。

(4)教会医学生掌握和运用医学审美的技巧和方法,并能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再创造的能力。

(5)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注意仪表美和仪态美。教会学生与病人的沟通技巧,注意语言的礼貌性、措辞的修饰性、语言的生动性、语言的针对性及语言的专业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美。

参考文献:

[1]刘向莉。美学教育的积极心理学医用价值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33(8A):35-37.

[2]谌宏鸣,张彤。从科学美到医学美[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310-1312.

[3]李异凡,谢天,张阳德。浅谈医学美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2010,20(15):2379-2383.

[4]刘韵清。论加强医学生美育的积极作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75(1):44.

[5]王卫平。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实施医学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26-27.

[6]管霞,管剑龙。浅谈医学美学教育[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1):132-133.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2

摘要: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层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现在的文明成果是我国历朝历代的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凝聚出来的智慧和精神的结晶。设计是在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人类学知识的基础上,满足需要、创新生活和改变生活,而非产品或金钱。设计具有人文精神,具有对美的认识追求和传承创造,这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如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我国的设计美学只有深深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汲取养分,才能长出茂盛的枝叶,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美学的关系正如太阳与花草树木。

关键词:传统文化;设计美学;时代特色;发展融合

1设计美学的概述

1.1设计美学的概念

当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间、物质等条件的富余自然生出对生活需求的要求,当人类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精神生活出现空缺急,由此产生对美的需求,学习研究创造美学的体系应运而生,即设计美学。设计是发现美,创造美,它将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历史、现代科技、现代审美等种种因素加以理解融合,创造新的艺术作品,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和精神的享受,设计使人类更加完整和丰富。

1.2设计美学的产生

人生存于世界,首先满足生理层面的需求,其次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空余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类已经不再困顿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范围中,人类的思想紧跟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取得跨时代的进步,对事物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功能上面,自然生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人类从古至今追求的永恒主题,喜爱美的事物是人之天性,正基于此,设计美学应运而生。严格来说,设计美学究竟从何时产生,人类又是从何时对设计美学概念产生意识,我们并没能准确地对此查找追究,笔者认为,人类对美所有的追求远比想象中的根源要深,时间要早,也许在人类有意识之初,便对事物之美存在潜在的意识觉醒。

1.3设计美学的种类

设计美学包含了很多种类,建筑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环境设计美学、视觉传达美学等,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甚至脑海中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都与其相关,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将其转化成物态,供鉴赏交流。如建筑设计,在远古时期,始于人类的动物性,人类的祖先会寻找洞穴居住,这也是各类野生动物的生存方式,为遮风挡雨、躲避猛兽天敌的袭击。人类发展至今,随着科技进步、思维开拓,人类对于居住地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服装设计中,远古时期的人类由赤身裸体到以树叶蔽体,现代社会则产生了专门以研究服装之美的独立体系。环境设计美学在当今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体系,人类由有地可居到对生存环境的美学研究,整个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于美的向往这一内在根源,它是推动着这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

2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体系庞大。何为文化,笼统来讲,文化是一种包容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产物,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发展至今,所经历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皆包含其中。何为传统,著名艺术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传统就是我们对我国前人的历史、思想、文化、行为方式的传承。

2.2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国度,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再恰当不过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是极为重要的至宝,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都包含其中,现代的人民应当从中学习,结合新的文化知识加以融合,增添生命力。经典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漫漫长河的洗礼,不会因人类的向前发展而黯淡无光,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时至今日仍如璀璨星空般熠熠生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如同生命的火种,一代一代相继传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庞大的多民族,中华文化也是多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正如《中华民国解》中所称的:“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3设计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设计与文化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纵观历史,每个时代的设计审美都与该时代的文化传统相联系。经典的艺术作品体现所处时代整体的文化、历史、思想和审美。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皆能从中探其根源。例如,在考古学中,判断未记载有朝代信息的出土文物,由于器物的造型及材质变化有着一定的历史规律和发展顺序,通过对统计材料的分析,找到合理的变化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它们之间相对的年代关系。在母系社会,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母性的生殖崇拜为背景,所以众人皆以女性的结实粗壮为美。而在古代唐朝,从皇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皆以胖为美,究其缘由,也与其文化背景关系甚密,唐朝国运繁荣昌盛,文化文明开放,统治者与人民百姓充满自信,对于不同的事物兼并包容。每个时代的设计美学都与该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由于设计美学本身具有文化的一些特征,也就承担着如文化一般的传承使命与时代印记,对设计的审美追求从未能离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环境。综上所述,文化是设计美学的土壤,美学在文化中汲取精华,吸收养分,发展壮大。追求设计的美学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言行与思维毫无疑问带有这个时代文化的烙印。

4结语

设计美学源于生活,凝聚的作用力反作用于生活,填补了人类的精神空白,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设计的美学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更加丰富了整个的文化体系,并反哺文化土壤。设计美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设计的美学思想依赖于人类生存的地域文化与传承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作为设计美学思想的肥沃土地,自身也在经受时代的考验,优胜劣汰,传承至今的文化将成为人类日后学习和研究的营养源泉。古人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得此传承,离不开前人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3

森林文化,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课题,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的体系,影响并推动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作为建立新塑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重要载体,它几乎涵盖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而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当然与森林踱步了干系。它以堆山、叠石、理水作为主要手段,尽量做到有情有景,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廊引人随,步移景异,使游人的视觉跌宕多变,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园林其浓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东方神韵,散发出回味悠长的醇香与历经弥久的魅力。它旨在为人们创造一个回归自然的氛围与自我放松的意境。无论是灵秀的江南园林,还是厚重的北方园林,都彰显着独特魅力,它们庄重而不失活泼,凝重而不失灵巧。

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对开设园林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辟之语,道出了中国古代园林崇尚自然,又不拘泥于自然的思想精髓。它既是造园者历来遵循的原则,又是观赏者长期形成的审美共识。从某种意义讲,太自然中的山林泉石以及描写山林之美的诗词书画,影响并决定了中国园林的风格与流派。正是由于人们对大自然、大森林的留恋与向往,才能从一盐清水、几块碎石、二三树桩的方寸之间产生置身于名山大川、古术丛林的快感;才能从山水、林木、花草、亭阁,错落有致的组合之中,感受到回归自然、拥抱森林的乐趣。从古到今,无论哪种园林的经典之作,都十分讲究突出一个“景”字,其手段不外乎借景、聚景、障景、引景和对景等几种。其中首推借景艺术,即在有限的造园空间,因地制宜,借景人园。借景的手法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之分。远借多以园外的自然山水为主,陶渊明足不出园而“悠然见南山”,白居易草堂身在山中而得匡庐雄奇清秀,北京颐和园依仗着西山秀色之美,无锡寄畅园则以惠山为背景衬托,如此等等,皆为远借而得之效果而最有趣的要数应时而借,它随季节变换、昼夜交替,见邻花而知春,闻桂香而醉秋,夏听蛙鸣,冬赏山雪;晴有鸟语,雨闻荷声,展见竹曦,暮响梵钟。虽一园或缺,却尽可借而得之。不论哪种造园手段或手法,其目的始终如一,这就是追求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协调和谐,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境界。

植物,这个源于森林的园林中最基本的造景元素,作为有生命的活物质,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园林植物则更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以它们优美的形态,绚丽的色彩,自然的声响,沁人的芳香在园林中独立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无论是孤植、丛植,还是群植,亦或是用于花坛,都别有一番韵味。

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唐代诗人贺知章在《绿柳》一诗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栽去,二月春风似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拂柳如剪刀栽出条条绿丝的自然景象。又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苏轼在《冬景》一诗所描述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则一语道出了园林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所形成的“春花、夏叶、秋实、冬枝”的四季景象。这种随自然规律而“动”的景色变换使园林植物造景具有自然美的特色。从而使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森林的惬意与快感。

“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山石水体作为自然式园林的骨架,还须有植物、建筑和道路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园林植物覆盖山体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环境质量,还如同华丽的服装使山

体呈现出层林叠翠,“山花红紫树高低”的山地植物景观。同时,丰富的空间层次将山上的建筑和道路掩映在绿荫之中,如同画家绘石点绿,顿增美感。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论,它虽然源于自然对象的摹写,但也无疑渗透了古人对人生世俗图景的种种构想,或虚安,或清幽,或俗艳,这在客观上起到了深化造旧手法的作用,并大大丰富了景观的内涵及外在表现力,并导致了中同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从而使森林的美学特征在此运用得恰如其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森林,作为园林的始祖,我们更应顺应潮流,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森林,重新认识和协调园林与森林的关系。虽然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森林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大陆可以说才刚刚起步。怎样更好的将园林建设与森林文化结合起来,在当代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4

我们讲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首先要弄清中国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的美学思想。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例如,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融合。各种艺术门类既有自身的美学特性,又在审美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从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的大量工艺产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纵观历史的长河,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展,大量的文学家和美学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专研和探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色的、博大的中国美学的脉络。

中国的传统美学思维更看中的是所谓的整体意识,其具体表现在就是合和的美学观。中国文化中美学观是建立在中国哲学观念的整体意识上的。以和为美,是在要求我们在评价或审美的同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在古人的美学观中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这正是中国美学的整体观。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对和合观念的提出也正是是从孔子那里延续下来的。由此我们不能看出,和合观也正是儒家思想的美学观念源头。孔子提倡的美学观念,主要是要强调道德内容要包含到艺术中去,凸显善与美的高度一致。

从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上来分析,儒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美学观念中都是影响深远和地位显赫的。不论是古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还是现代的美学家和艺术家,在处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中,大部分人都是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反对在二者之间进行不恰当的偏重。以此为鉴,从儒家的美学思想的文质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了自己对艺术的审美趣味和行为标准。

翻开历史的篇章,追求社会和谐的理念源远流长,它是以深厚的和合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首先从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面,这两个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作用形成和。他认为这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本,也是宇宙万物生命的本源。孔子的《论语?学而》中提到,礼之用,和为贵。他把和合作为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相比较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综上,中国文化的美学意蕴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和智慧的关联。这种文化的传承是中国文化的至高境界。

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美学观,是古人对待自然与精神关系之间所认为的最基本的思想,它包含的内涵是:人是属于自然界的,人必须得服从自然之规律,人性就是天道,人的道德准则需要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一致,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人与天的和谐统一。对于古代先哲来说,他们认同的是自然、历史、人生、思维这一系列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源起和演变的过程这一思想始终贯穿着,它横向贯穿于古代的科学、哲学和艺术发展中。其二,和合观念的普遍运用,时刻彰显了中国美学的智慧之力,在处理审美范畴的问题时,始终把握住对应性、和谐性、辩证性、相融性。

纵观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学体系,得出的天人合一的基本特征如下:强调真、善、美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在这种文化的审美下,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既是这个民族的真性情,也是上至中国文化下至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在中国文化几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庸之道是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被当做一种人生追求的终极境界。中庸最早出现在《论语》之中。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如孔子的五美之说,出自孔子的《论语?尧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其核心思想讲的就是中庸之道。那么中庸我们如何来理解呢?宋儒理学里是这样说的,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这正是儒家文化所强调的这种中庸之道,这种理想境界的追求无不渗透中国人的人格境界和行为准则之中。中庸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坚守中正,不偏不倚,不温不火,过犹不及,这才是中庸之道的真谛。

综上,中国历代的文人士大夫、美学家、哲学家们一直都是在沿用于的和合观念的为创作的准则,即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成一种生机盎然的、富有活力的有机整体。无一例外的表现在了艺术创作和作品欣赏,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和合观、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因此,从这层面上来讲,中国古代的内敛、内涵、气场、和谐观等审美主张,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观的要求和自觉表现,与西方审美观念中的张扬、个性化、唯美主义、跳跃思维、片断性思维等等相比较,中国文化中特有美学观,更关注于全局性和整体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5

一、技术的介入,使得人类的艺术长河中诞生除了新的艺术门类——摄影、电影、电视、数字艺术。

世界上的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依赖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随着电影技术发展成熟与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电影成为一种把握表现客观世界的艺术形态,被称为第七艺术,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也被称为第八艺术。而信息社会催生的新媒体艺术,《亚太艺术》编辑苏珊阿里特认为,主要特征是先进的技术包括电脑、互联网、视频在艺术作品中的使用,创造出的虚拟艺术、视像艺术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和行为。新媒体艺术不再是与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雕塑相似的品类,而是采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的艺术探索实践的总称。[2]它们都有一个明显特征,即技术化艺术。技术促使了艺术的发展与产生,艺术家也勇于驾驭新技术,将创造性融入社会的变革中。因此我们可以称,这种由科学原理、技术手段、艺术规律所创造的,与传统艺术一脉相承的摄影、电影、电视、数字艺术等现代艺术为技术艺术。

(一)这些艺术种类,之所以为艺术,是因为它们为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感动、人生境界的提升。

韦伯斯特大学辞典中对美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我们认为电影中存在着美,电视艺术存在着美,各种现代艺术中存在着美,为什么不能认为技术中存在着美,而且值得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技术中的确存在着美,首先是来自科学技术自身的美,体现为秩序和简洁。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含的奇妙的美,1542年出版的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在哺育人的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3]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彭加勒认为,科学研究的成果———科学理论,其中也有美,那叫做“理性美”,一种“深奥的美”。[4]

(二)其次是技术艺术制造的美。

从1968年的电影《200l:太空漫游》中对数字技术的初试牛刀,人类的影像艺术便越加奇幻和多元,2010年的《阿凡达》,则把数字电影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原来电影表现不了的题材变成了可能,也使得电影不再以照相为本性,而代之以合成性或者生成性,一种新的电影美学——“虚拟”美学——也随之诞生。[5]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玩转了数字技术为我们带来一场立体视觉表演的盛宴,上海世博会的各国场馆,无不是运用最新技术的体现,而中国馆里“复活”的清明上河图,更是用技术为传统艺术带来了复兴。

(三)第三是技术多元的美。

技术美其实是大工业生产工业设计的产物,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迫使产品在功能和外观上予以革新扩大销路,也刺激了技术朝着更高的审美水平发展,为了生活实用,产品的设计外部形态越来越美,功能越来越人性化。这也让作为实现技术艺术的装置本身,具有工艺美。从希腊神庙到扎哈?哈迪德如梦似幻的流线型建筑设计,建筑最能说明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材料与技术构成了建筑,而建筑本身又具有比例、均衡、稳定、韵律等形式美。许多工业产品如当下年轻人中最流行的乔布斯的“苹果”,更是技术与产品简洁美的完美体现。

因此,我们对所有由科学原理、技术手段、艺术规律所创造的现代技术艺术中体现的艺术规范和审美价值的研究,就成为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融。技术美学曾有一些别名“工业美学”、“生产美学”、“劳动美学”等,今天我们提到技术美学,国内外学术界其实一直仍然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一种观点将技术美学完全等同于现代设计理论;一种认为现代设计本质规律的哲学概括是技术美学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内容。[6]当然现代设计的确是一种技术美学,尤其作为现代工业设计奠基的包豪斯学校成立后,强调艺术与机械制造相结合,设计师要为大多数人设计制造实用美观的物品。包豪斯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在其《艺术家与技术家在何处相会》一文中揭示了关于建筑和工业设计的一条真理:“艺术的作品永远同时又是一个技术上的成功。”以技术艺术中抽象出的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应当认同后者,不应当将技术美学局限于狭义的工业设计,而是“研究一切技术领域中有关美的问题”。[7]

二、从这一点来说,技术美学的美学形态应当主要是指“介入的技术美”——即有此技术才有此艺术。

当然在技术的历史发展中,应当包含另外两种,一是自然技术美,万事万物的客观存在具有审美价值,独具慧眼的发现美,这种审美选择形成了自然技术美;二是融合技术美,如传统艺术中隐而不现的技术,如乐器与绘画工具,这一时期的技术完全是为艺术而艺术。就现代来说,介入的技术美才是技术美学的主要美学形态,《考工记》有云,“材有美,工有巧。”技术本身就具有美;而机器的批量生产,尤其是现代设计理念的实现后,技术装置本身也具有一种工业美,这一点在人们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中有最直接的体现;而由技术创造出的美,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的美,是技术美学的内在核心。

三、由此可以总结技术美学的特征。

一是重物质,没有技术的物质基础,没有技术装置,就没有现代艺术,新的物质不断创造造就新的艺术不断产生,卢米埃尔兄弟依赖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对电影机器、装置的研制,才有了电影。

二是守理性,无论如何技术艺术仍然是以技术为基础,由技术的理性思维与艺术的感性思维融合,以真求美。

三是求应用,具有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属性,这一点在建筑与工业设计中结合完美。

四是想象力,技术发展开掘了艺术想象力,并使之得以实现,数字技术使得我们在电影中创造出了大型灾难场面、太空、怪兽,《阿凡达》是这种想象力的集中展现。

五是虚构性,技术艺术为我们带来了一种亦真亦幻的虚拟美,《侏罗纪公园》、《骇客帝国》、《盗梦空间》等影片中,制造了一种比真实还要真实的虚拟美。它让手工创造的艺术变为机器批量制造的艺术,艺术复制取代了艺术唯一,创作主体由个体变为群体,艺术创作变为群体制作,电影与电视艺术作品的呈现即是如此,一台晚会、一部《蝙蝠侠》,都是群体协同制作的产物;而技术艺术所能够产生的虚拟美,让艺术作品由对现实的观照转变为对模拟空间的肆意想象,外星人、神话传说、外层空间、神秘原子世界等,人们一次次制造出视觉奇观,观众一次次被震惊,这时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取代了膜拜价值,成为一种视觉惊奇的狂欢,造就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文化。

无论如何,真善美一直是人类的三大追求,而美又是最高层次的,在技术艺术中,技术的根本目的还是为美服务,技术促进艺术审美的创造,新的审美趣味又促进新技术的发展。技术美学是联结冰冷的技术世界与诗意的人性世界之间的一条温馨纽带。[8]它让我们更好地诗意地理解世界,诗意地改造世界,诗意地栖居,我想这就是技术美学的意蕴与价值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篇6

论文摘要:现代广告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可是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广告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

论文关键字:现代广告 设计 传统 中国美学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誉为"第八种文化",广告因为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和民族性,因此与本民族自身的文化密不可分。广告只有服从、融汇、折射民族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运用本民族最为贴切而生动的元素,穿透人类共通的心理和文化因素,打开深藏在人的潜意识背后的“民族记忆”和“种族记忆”,才能被消费群体接受,才能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纵观广告业发展的百年历史长卷,广告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从产品的特点定位(USP理论)到品牌形象定位(CI理论)再到受众心理定位直至文化心理沟通,这条主线清楚地反映出在广告诉求重点的转移过程中,广告的文化含量在逐步增加,文化品位的地位日益变得举足轻重。如今的广告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叫卖或是告知,而是包含着更为丰富内涵,具有着更多社会功能的社会公器,一则优秀的,打动人心的广告一定包含有某种文化精髓的因素。

在现代设计当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中国传统美学的元素融入到其设计作品中,中国风的设计在国际上越来越收受到欢迎和追捧。中国传统美学广博深湛,有周易的极简之美,委婉的模糊之美,老庄的天然之美,种种美的观点如何附加在现代的设计当中,以表现绝美的中式情怀,而不是单纯的仿古,拜古或是元素的简单堆砌,这对于研究中国现代广告如何形成自我特色,立足国际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越来越多的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出现和运用,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风的广告设计在让世界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中国人带来了深深地宗族认同感和家国温暖。

在现代广告设计方面,尤其要注意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在招贴艺术的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

中唐以后,中国美学的艺术观念的显着变化,根本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哲学观念的影响。从总体趋向上可以看中国审美观念的变化和形成:追求空灵淡远的境界,重视古拙苍茫的气象,推崇冷意荒寒的意味;易宁静精澄代替楚莽阔大,易平和幽深代替激昂韬利,易淡逸素朴代替绚丽堂皇,正如理论上对境界的重视,强调妙悟而贬斥技巧等。这些思想和因素都可以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有所观照。

现代广告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可是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广告传达信息鼓动宣传的作用肯定了它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任何一件单纯的艺术作品,讲求的是在细细审视中的独特品味,他所要求的时效性让它必须一目了然,简洁明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简约是终极的复杂,最简约的设计往往给人以强烈的印象,简洁实用的设计风格已经在中国未然兴起。纵观现代成功的广告往往是构图概括集中,形象简练夸张,用强烈鲜明的色彩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主题,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并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义。现代的广告设计越来越走向的是一种简约,大气的表现方式,任何艺术,都不能说明一切,特别是像广告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能使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那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一以当十”。

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是艺术技巧的标志,特别是广告艺术,它只能从生活的某一侧面而不是从一切侧面来再现现实。选材(先取最精粹部分)、剪裁(去污存清),夸张(强调形象的特征)、经营位置(构图)、表现(选项用恰当的技法),而这一切,不仅是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的运用和表现,也恰恰是我国广告设计者构思时的主要手段。以静凸现动,以余白凸现主题,是靳先生海报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大量的余白使观者产生一种沉静空灵之感,以凸显主题之凝重强烈,使之产生出一种对比与和谐。同时,靳先生“用墨以啬”而使主题“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获得夺目之感。

现代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设计美学还包括十分广大的部分,东方生活所蕴含包容的设计元素是博大的,绝不仅仅是现今流行的京剧脸谱、大红灯笼,旗袍……中国式的设计美学远没有拿出一些元素那么简单。就像日本的设计是理性、细腻的,德国的设计是稳重而精致的,美国的则大气而开放的,这和各个国家的国情不无关系。挖掘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顺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时尚审美设计潮流,建立起适合创造和维护这种形象而进行设计的体制和环境,包括建立传统文化专门研究与推广机构,提高传统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导向地位等等,才是中国平面设计作品中国式设计美学形成的关键。

推荐访问: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800字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题目 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论文怎么写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意蕴 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论文 中国传统美学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论文